健康養身★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 3種情況才適用

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 3種情況才適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微創手術愈來愈進步,現在髖關節骨折患者也能受惠,以往傳統手術傷口大,至少要臥床1星期;如今,透過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多數患者術後3天就能下床走路,但醫師提醒,此手術非人人可用,當患者髖關節骨折位移不大、骨折位置不高,及骨折非相當粉碎才適合。

髖關節骨折 增死亡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訊指出,骨質疏鬆病患一旦跌倒受傷,很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腰椎壓迫性骨折及手腕骨折,其中髖關節骨折最容易致命;若不施以手術,病患必須臥床休養3個月,可能出現許多併發症,如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增加死亡風險。

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 復原快

張訊醫師表示,傳統手術傷害大,患者至少要臥床1星期,而目前有微創手術可選擇,對肌肉及軟組織的破壞較少,傷口僅有1公分,鋼釘加鋼板固定也僅4公分大的傷口,多數病患1、2天便可於床上活動翻身,第3天就能下床行走。

非人人適合 需詳細評估

不過,張訊醫師提醒,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非人人適合,需要術前詳細評估,建議用在髖關節骨折位移不大、骨折位置不高,以及骨折並非相當粉碎的病患身上,才能夠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耳鳴分為非神經性與神經性兩種,通常非神經性耳鳴可透過吞口水等方式,讓氣從耳朵出去就可治癒,但若為神經性耳鳴,則必須進一步接受治療;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指出,神經性耳鳴屬於高頻率的聲音,沒有搏動感,患者不但會感到耳鳴,且會對特定聲音感到刺激,甚至會因自己聲音變小聲,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二代健保的保費繳納自今年起開始有補充保費,包括獎金、股利、利息及租金收入等,都得扣繳2%補充保費;根據健保局統計,自實施至今,已收繳近27億元,其中以租金收入繳納的補充保費最多。二代健保自今年元旦開始實施,除了要繳交一般保費之外,還有補充保費的繳納;健保局財務組專門委員唐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清明時節將近,已有不少人陸續開始返鄉掃墓;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王立信副院長特別提醒民眾,春夏之際正值野外恙蟲肆虐時期,一旦被恙蟲叮咬後,恐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有致命之虞,但由於初期症狀極似感冒,往往會忽略就醫,民眾得多加留意!恙蟲病症狀有如感冒,千萬輕忽不得!王立信副院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6年前嫁來台灣的俄羅斯媽媽娜斯佳,在農曆年前產下一4000克寶寶後,因為體虛被介紹到產後護理之家接受台灣傳統的坐月子,因西方國家並無對產後婦女特別照顧的習慣,娜斯佳進護理之家後眼界大開,對配合她西方飲食習慣的坐月子餐也相當喜愛,順利讓身體調理恢復。娜斯佳表示,在俄國,沒有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