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量殘存疾病偵測 助攻追蹤「螃蟹病」

微量殘存疾病偵測 助攻追蹤「螃蟹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44歲的劉先生,於6年前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性左側頭痛,到神經內科檢查後發現免疫球蛋白(IgG)竟高達7000多,為標準值的6倍以上,進一步安排骨髓檢驗後確診是「多發性骨髓瘤」,且屬於TP53基因突變的高風險患者。經過蛋白酶體抑制劑藥物及化學治療,並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症狀獲得控制且逐漸緩解,在醫師建議下每三個月接受微量殘存疾病(MR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的追蹤即可。

多發性骨髓瘤 免疫細胞異變的血液疾病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俊良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人體免疫細胞產生異變所導致的血液疾病,最常見的症狀為高血鈣(C)、腎衰竭(R)、貧血(A)及骨頭疼痛(B),因為英文縮寫關係,醫學上又稱「螃蟹病(CRAB)」。林俊良主任指出,不少老年人常抱怨的頭暈、骨頭痠痛,雖然多半被視為退化現象,但其實也可能是螃蟹病已悄悄爬上身。

微量殘存疾病 癌症復發重要指標

林俊良主任說,癌症最棘手的不是發現與治療,而是預後品質及復發率。為了能良好掌握患者接受治療後的癌細胞數據,微量殘存疾病(MRD)的監測就顯得十分重要。林俊良主任指出,微量殘存疾病(MRD)是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殘留在體內的少量癌細胞,為攸關癌症復發的重要指標。因此臨床上會據以決定患者的治療方針,滾動式擬定個人化的抗癌療程。

監測微量殘存疾病 降低復發機率

鑒於微量殘存疾病(MRD)的監測有助於癌症預後和復發風險的評估,臺中醫院以「多色系統流式細胞儀」追蹤癌症患者。若MRD陰性,代表化學治療反應良好;若MRD持續陽性,則代表化療效果不如預期,需考慮調整原治療計畫中的藥物強度或及早進行幹細胞移植,以降低復發機率;另外,林俊良主任強調,若患者為MRD陰性轉陽性,則可能是癌症復發的早期徵兆,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疫苗混打有比較好嗎? 臺大醫院「AZ混莫德納」試驗結果出爐

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衰退」 醫:40歲要趕快保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兒童健康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3~6歲學齡前兒童之近視、齲齒、聽力異常、發展遲緩等問題,皆會影響日後學習與生活,兒童篩檢是目前學齡前兒童保健工作第一要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視力、聽力、口腔、發展等,家長可藉由早期發現兒童健康問題及早轉介治療,掌握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痘痘長不停,吃藥外敷都不會好,可能跟自己的體質有關?!中醫師表示,中醫會先判定痘痘肌屬哪種症型,再對症下中藥調理體質,改善痘痘肌。保養不見改善 痘痘肌跟體質有關藥也吃了,保養品也擦了,護膚用品換了又換,痘痘總是治不好。不管看中醫還是西醫,處理痘痘肌的方法大有不同。中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擅自停藥 男大生「桃花癲」發作校園裸奔有位18歲的林姓男大學生曾因憂鬱症接受治療,持續用藥後病情獲得控制。去年考上大學後,功課壓力加上學校住宿,擔心被同學發現吃藥而自行停藥。兩個月前開學時出現異常行為,包括白天經常情緒亢奮、走來走去;晚上卻夜夜失眠,甚至全身裸露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愛美人士最重視立體五官,且認為立體自然的鼻型,永遠是吸引目光的焦點,可襯托整張臉讓輪廓更鮮明。顏面整型外科醫師許英哲表示,一般東方人因鼻部軟骨較不發達,導致鼻頭整體支撐力不足,因此可能會出現鼻頭太圓或太大、缺乏鼻珠造成鼻型立體感不足,例如像是鼻頭過寬過扁、蓮霧鼻、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