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62歲陳先生(化名)日前開會到一半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好不容易熬到會議結束後趕赴醫院急診就醫,經過醫師問診檢查後,為陳先生安排了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絞痛,緊急連絡導管室進行心導管手術,術中以「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簡稱OCT)」輔助確認病灶。術後住院幾天順利出院,爾後只要定期於門診追蹤。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臟科劉聖甫醫師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9年十大死因排序,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且已蟬聯多年,因此國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認知與保健也越來越重視。在心血管疾病中,心導管手術對於處理冠狀動脈性疾病、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致命性心律不整等,一直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如何讓心導管手術做到最理想以改善病患症狀,並幫助病人解決心血管疾病,是介入性心臟專科醫師所追求的目標。


OCT影像系統 提供心導管術更清晰的解析度


在過去,心導管手術中所使用的血管攝影礙於解析度的限制,對於病灶、支架置放後的結果評估等,仍有許多不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導管室特別引進新型的「血管內影像分析儀」克服這項限制,利用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的輔助,提供心臟科醫師於心導管術中更清晰的血管內影像解析度,使得心導管手術的進行更加順利,呈現更優質的術後成果。


劉聖甫醫師說明OCT影像系統於心導管術中使用之時機如下:
1.正確辨識冠狀動脈病灶。
2.病灶處之組織成份定性分析。
3.冠狀動脈血管大小之精準測量,提供支架尺寸正確選擇。
4.置放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後之支架落點與支架貼壁評估。
5.急性支架內血栓成因評估。
6.支架內再狹窄成因評估。
7.影像重建冠狀動脈3D立體結構


劉聖甫醫師進一步分享另1個52歲病人范先生,之前曾經接受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術後多年再度因心絞痛復發送醫,並安排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醫師運用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輔助,建構冠狀動脈3D立體結構影像,重新安裝新的支架。


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新的支架置放後,經由OCT導引可使支架完整貼壁。(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導管室與醫療團隊,運用OCT系統提供大新竹地區民眾即時的醫療服務與更高品質的醫療成果,協助導管手術病人恢復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突然引發民眾社區感染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除了不忘記戴口罩,酒精也不要離身,雙手隨時消毒,接觸任何物體表面前,都可以噴一下。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孝為提醒,新冠病毒在物體最長可存活3天,最擔心是私人隨身物品遭到汙染卻鬆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腿部靜脈血管疾病,也就是「大隱靜脈閉鎖不全」,俗稱「浮腳筋」,女生的發生率比男生高。靜脈曲張不只是美觀上的問題,更是身體裡血管的疾病。下肢靜脈曲張女多於男 這些情況是高危險群臨床上統計,大約有20~25%的女性, 以及10~15%的男性有下肢靜脈曲張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接近年終大掃除,面對家裡一大堆的藥品,知道該怎麼處理嗎?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歲末年終家家戶戶都在大掃除,若發現家裡一大堆不用的藥品,而直接丟垃圾桶或沖馬桶,不僅浪費健保資源,連帶也會造成環境汙染,希望大家能珍惜有限的健保資,包括如何正確用藥及回收藥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不少粉領新貴也將其視為減重飲水的新選擇,但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大量的氣體喝進胃裡,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亦誘發胃食道逆流,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氣泡飲,脹氣與胃酸過多者建議少飲用。打嗝、噯氣傻傻分不清 兩者這樣辨別三十多歲陳小姐,最近因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