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62歲陳先生(化名)日前開會到一半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好不容易熬到會議結束後趕赴醫院急診就醫,經過醫師問診檢查後,為陳先生安排了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絞痛,緊急連絡導管室進行心導管手術,術中以「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簡稱OCT)」輔助確認病灶。術後住院幾天順利出院,爾後只要定期於門診追蹤。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臟科劉聖甫醫師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9年十大死因排序,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且已蟬聯多年,因此國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認知與保健也越來越重視。在心血管疾病中,心導管手術對於處理冠狀動脈性疾病、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致命性心律不整等,一直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如何讓心導管手術做到最理想以改善病患症狀,並幫助病人解決心血管疾病,是介入性心臟專科醫師所追求的目標。


OCT影像系統 提供心導管術更清晰的解析度


在過去,心導管手術中所使用的血管攝影礙於解析度的限制,對於病灶、支架置放後的結果評估等,仍有許多不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導管室特別引進新型的「血管內影像分析儀」克服這項限制,利用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的輔助,提供心臟科醫師於心導管術中更清晰的血管內影像解析度,使得心導管手術的進行更加順利,呈現更優質的術後成果。


劉聖甫醫師說明OCT影像系統於心導管術中使用之時機如下:
1.正確辨識冠狀動脈病灶。
2.病灶處之組織成份定性分析。
3.冠狀動脈血管大小之精準測量,提供支架尺寸正確選擇。
4.置放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後之支架落點與支架貼壁評估。
5.急性支架內血栓成因評估。
6.支架內再狹窄成因評估。
7.影像重建冠狀動脈3D立體結構


劉聖甫醫師進一步分享另1個52歲病人范先生,之前曾經接受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術後多年再度因心絞痛復發送醫,並安排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醫師運用冠狀動脈內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影像系統輔助,建構冠狀動脈3D立體結構影像,重新安裝新的支架。


心導管手術精準度再進化 OCT系統提升影像解析更清晰

▲新的支架置放後,經由OCT導引可使支架完整貼壁。(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心導管室與醫療團隊,運用OCT系統提供大新竹地區民眾即時的醫療服務與更高品質的醫療成果,協助導管手術病人恢復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廣告總是大力提倡喝優酪乳好處多多,吸引不少熱衷減肥的愛美女性飲用。然而,腸胃科醫師卻警告,優酪乳不僅熱量高,喝過量還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尤其是胃不好的民眾更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建議民眾飯後一小杯就好,切忌貪心、空腹或大量飲用。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表示,門診上經常聽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銀髮族隨著年齡增加,生理功能會逐漸退化,而要使身體健康,尤其是在飲食與運動這兩方面要特別注意!營養師提醒,銀髮族若是營養攝取不足,很容易出現肌少症,不但會行走無力,嚴重時恐長期臥床;因此,家人應多準備銀髮族適合的食物,讓銀髮族吃得更健康。隨著國民平均壽命逐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老人鈣質攝取量平均每天約600毫克,只達建議量6成,顯示銀髮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2成以上有骨質疏鬆問題,停經女性骨質疏鬆率則高達2至3成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林姿吟特別提供2道小點心食譜「黑磚豆腐」及「吻仔魚菠菜蒸蛋」,選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秋冬季節將至,一不小心可能就誘發憂鬱的情緒:營養師楊婉伶指出,尤其占95%的憂鬱情緒多來自腦部營養失調所導致,但其實只要懂得攝取營養,就能有效避免受到壓力等情緒困擾。但到底要怎麼吃才能保持好情緒呢?楊婉伶說,首先必須選擇好油,包括鮪魚、鮭魚、亞麻籽油等,攝取較多的Omeg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