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律不整治不好 中醫處方可改善

心律不整治不好 中醫處方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藥對於心律不整的治療,是一個安全而可靠的另類選擇!高達六成以上病人,經由中醫辨證與整體性調理方式治療,已遠離心律不整的恐懼,病情穩定的過著正常生活;有部分病人僅靠少量的中藥調理,甚至於已有病人逐漸不用中藥控制,最短少則有幾個月,最長已超過二年。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建議,心律不整的病人若對於西醫的藥物或電燒治療成果未盡滿意,可運用中醫進行整體性的體質調理。

心室早期收縮 影響生活工作

有一名中年病人,罹患多年心室早期收縮,因西藥控制不穩,前後共在中、北部兩家醫學中心接受五次心臟電氣燒灼手術,其胸悶心悸的症狀仍未能緩解,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只好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門診。

經過幾次調理後,病人自覺胸悶、心悸明顯改善,血壓也逐漸穩定,整體生活品質獲得顯著提升。兩個半月後再接受24小時心電圖檢查,發現心室早期收縮(簡稱VPC)次數明顯減少,八個半月後24小時心電圖檢查,發現一天內VPC次數只剩下5次,接近正常。

罹患心律不整 可整體性調理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解釋,心室早期收縮(簡稱VPC)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型態,病情輕者可能無任何症狀或只有輕微胸悶心悸,嚴重者其心悸影響日常生活,甚至伴隨心輸出量不足或心臟衰竭等危急症候。

現代醫學面對此類疾病,第一線多使用藥物控制,若藥物療效不佳則考慮採用電燒治療。部分病人在接受電燒過後仍未獲得滿意療效,就會求助於中醫。許堯欽建議,臨床上罹患心律不整的病人,若對於西醫的藥物或電燒治療成果未盡滿意者,可運用中醫進行整體性的體質調理。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會以中藥調理身體,但要注意,雖中藥藥性比西藥溫和,但不當使用也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表示,為讓民眾了解中藥用藥安全,因此推動五個觀念,也就是停、看、聽、選、用,希望透過中藥用藥安全的五個觀念,讓民眾擁有正確服用中藥的認知,達到正確服用中藥不傷身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隨著冬季到來,跌倒的機率跟著增加,尤其老人跌倒更是非常嚴重的危害,恐會造成憾事。在台灣,根據國健署102年統計,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 (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達8%。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有些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多民眾發燒時都會服用退燒藥,但要注意,若服用過量,小心恐使退燒藥產生毒性反應,使體溫升高,但到底該如何正確服用退燒藥呢?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指出,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一般而言,當肛溫達攝氏38.5℃或腋溫、耳溫達38℃時,這時才需服用退燒藥,且每次服藥一定要隔4至6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早晨望向窗外竟灰濛濛一片,空氣中有時還飄散著些微異味,完全感受不到白天晨曦氣氛,容易過敏的族群便開始流鼻涕、咳嗽,覺的不舒服。為幫助民眾面對糟糕的空氣品質,減少霾害對健康的影響,臺南市衛生局提出10點建議,幫助民眾預防霾害。「霾害」不可小覷 恐傷呼吸、新血管系統究竟早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