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情莫名好憂鬱 恐是腸道壞菌所致

心情莫名好憂鬱 恐是腸道壞菌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除了影響生理健康,更影響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於2013-2016年所進行的身體快樂指數調查發現,腸胃順暢力與愉悅力呈現正相關,順暢力越好,則愉悅力越好;反之,順暢力差的愉悅力也差。因此,攝取足量蔬果,才能打造正能量體質,讓身心都快樂。

腸道菌種好壞影響身心甚鉅 水果酵素助長益生菌

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人體的共生菌99%居住在腸道內,數量高達數百兆,腸胃道功能會經由腸道-大腦的「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影響。國內外多篇研究指出,腸道菌種好壞會影響身心狀況,當腸道環境不利於益生菌生長時,會增加焦慮及類似憂鬱行為。

陳志道主任說,除了膳食纖維及各種營養外,嗜吃肉類者更應該要多攝取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例如奇異果,其所含的水果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其他像是富含木瓜酵素的木瓜也是不錯的選擇。

擁有好心腸 正能量體質身心都快樂

董氏基金會尤宣文營養師提到,蔬果對於身體健康維護無庸置疑,其對於正面情緒提升的幫助也漸漸獲得許多實證。如2018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發表一篇蔬果可提升正面情緒的研究指出,多吃蔬果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2013年英國健康心理學期刊研究結果也發現,當比平日攝取的水果份量多出0.11份、蔬菜份量多出0.15份時,情緒較正面,而且好心情還可延續到隔天;而在2012年美國和英國的一篇大型報也發現,蔬果攝取越多,人更快樂、心情更好,且每天攝取7-8份蔬果的幸福感最高。

水溶性纖維蔬果 幫助腸胃順暢、提升愉悅力

現今民眾多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外食族群較不易主動攝取水果,造成攝取量偏低,董氏基金會特別提醒,每天至少要攝取三份蔬菜及兩份水果;建議要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的蔬果,如柑橘類、莓果類、芭樂、木瓜、奇異果等,不僅能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改善腸道功能外,也是讓腸道益菌生長的重要關鍵之一,以降低負面情緒,改善焦慮與類似憂鬱行為,打造正能量體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黃斑部病變有眼睛癌症之稱,因黃斑部病變是不可逆的眼睛傷害,且罹患後視力會逐漸模糊、扭曲、視線中出現黑洞等情形,最後導致失明,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容易忽略疾病嚴重程度,為提高民眾對「黃斑部病變」之認識,進而提早預防,甚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華民國視網膜病變協會、中華民國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104年癌症登記年報,乳癌排名在女性10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四位,癌症復發及轉移,是威脅乳癌病患常見的原因。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有7成左右乳癌病患呈現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細胞若含有大量的雌激素接受體,表示對於荷爾蒙具有依賴性,如果能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或其他手段來減少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胰臟位於胃部後方,主導各種消化素及胰島素的分泌,位置隱祕低調,生病了也很難發現。若發生胰臟癌,死亡率極高超過9成,有癌中之王的稱號,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知名媒體人傅達仁就死於胰臟癌。澄清醫院一般外科吳明哲主任說,等到胰臟發生問題出現症狀到醫院就醫時,通常都是晚期,所以一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賴羿如營養師表示,在減重飲食衛教的過程中,聽了許多體重過重或肥胖者的故事,發現想要減重的人除了一部分是攝取過量熱量之外,還有一群是很「嚴格」控制飲食的人。舉例一、不管是吃食物還是喝水 只要吃下肚就怕胖觀察到這類的人通常不會很胖,BMI約在25-27左右,還是屬於過重的範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