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情莫名好憂鬱 恐是腸道壞菌所致

心情莫名好憂鬱 恐是腸道壞菌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除了影響生理健康,更影響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於2013-2016年所進行的身體快樂指數調查發現,腸胃順暢力與愉悅力呈現正相關,順暢力越好,則愉悅力越好;反之,順暢力差的愉悅力也差。因此,攝取足量蔬果,才能打造正能量體質,讓身心都快樂。

腸道菌種好壞影響身心甚鉅 水果酵素助長益生菌

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人體的共生菌99%居住在腸道內,數量高達數百兆,腸胃道功能會經由腸道-大腦的「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影響。國內外多篇研究指出,腸道菌種好壞會影響身心狀況,當腸道環境不利於益生菌生長時,會增加焦慮及類似憂鬱行為。

陳志道主任說,除了膳食纖維及各種營養外,嗜吃肉類者更應該要多攝取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例如奇異果,其所含的水果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其他像是富含木瓜酵素的木瓜也是不錯的選擇。

擁有好心腸 正能量體質身心都快樂

董氏基金會尤宣文營養師提到,蔬果對於身體健康維護無庸置疑,其對於正面情緒提升的幫助也漸漸獲得許多實證。如2018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發表一篇蔬果可提升正面情緒的研究指出,多吃蔬果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2013年英國健康心理學期刊研究結果也發現,當比平日攝取的水果份量多出0.11份、蔬菜份量多出0.15份時,情緒較正面,而且好心情還可延續到隔天;而在2012年美國和英國的一篇大型報也發現,蔬果攝取越多,人更快樂、心情更好,且每天攝取7-8份蔬果的幸福感最高。

水溶性纖維蔬果 幫助腸胃順暢、提升愉悅力

現今民眾多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外食族群較不易主動攝取水果,造成攝取量偏低,董氏基金會特別提醒,每天至少要攝取三份蔬菜及兩份水果;建議要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的蔬果,如柑橘類、莓果類、芭樂、木瓜、奇異果等,不僅能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改善腸道功能外,也是讓腸道益菌生長的重要關鍵之一,以降低負面情緒,改善焦慮與類似憂鬱行為,打造正能量體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月經來的時候脾氣真的會變差嗎?這可能是許多女性會有的經驗,而男性朋友可能也有所察覺,不當怪罪女性。國民健康署指出,女生月經來潮前一週左右開始,荷爾蒙會發生變化,容易發脾氣等身心不適症狀,經期後又消失,稱為「經前症候群」,建議不適的患者,可先尋求醫師專業診斷,排除其他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10多歲本國籍少年(案485),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2019年9月),今(2020)年8月5日獨自返台探親。男自美返台探親 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指揮中心表示,個案自8月5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準媽媽們在做產前檢查時,經常會被醫師叮嚀體重不要增太多,以免發生妊娠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等,對於生產也會有不良的影響。現在還有個新的研究發現,懷孕時媽媽體型肥胖,也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研究刊登在《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Child Psychology & Psy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動完胸腔手術的病人,術後會放置胸管引流腔內空氣與積液或胸腔內之滲液及血水,而胸腔水下引流方式已延用147年,目前各大醫院多使用胸瓶作為引流裝置。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吳明和教授為了改善照顧品質,2016年開始自行研發使用引流袋取代胸瓶,這款排氣防水功能引流袋已取得專利,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