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多一條電線惹禍!壯男無故昏厥險喪命

心臟多一條電線惹禍!壯男無故昏厥險喪命

28歲陳先生身體健壯,雖然曾在健檢時被告知「心臟有問題」,但無不適的緣故,並未積極就醫,且跑步重訓樣樣來。日前深夜在家中無預警昏厥,失去生命徵象,雖然家人在第一時間施行心肺復甦術並通報119,可是送到醫院時仍幾近「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緊急施救但反覆電擊無效,遂同時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病患裝置葉克膜維生系統,度過危急病程。

預激症候群  昏倒、猝死機率增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檢查發現,陳先生的病況是罕見的「WPW症候群」(Wolf-Parkinson-White syndrome,或可稱為「預激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多了一束異常傳導組織的緣故,所以有較高的機率發生昏倒或猝死。

所幸經初步治療趨穩甦醒後,順利移除葉克膜管路,轉予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利用心導管的熱射頻技術根除病灶,讓他以後不必再為不可預期的猝死擔憂。

WPW症候群  併發症會致命

徐展陽醫師表示,像陳先生般因WPW症候群演變成心房顫動發生猝死的情形非常少,發生率僅有不到1%。考量患者符合「目擊倒地並即刻施行心肺復甦術」、「疑似心因性休克」、「持續急救下迅速送達責任醫院」等葉克膜置入適應症,醫療團隊迅速裝妥葉克膜維生系統,行心導管、低溫治療後,陳先生成功甦醒,順利拔管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

心導管手術永絕後患 出現異狀快就醫

為了永絕後患,在他清醒後,安排心導管手術,以高射頻能量經電極導管將不正常傳導路徑燒灼、破壞,成功阻絕異常心律。張耀庭醫師提醒,心臟疾病平時不一定有症狀,但若發生過不適、有家族史、健檢建議就醫者,務必至心臟科安排相關檢查,以免輕忽病症,危及健康。

初步治療趨穩甦醒後,順利移除葉克膜管路,轉予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利用心導管的熱射頻技術根除病灶,讓他以後不必再為不可預期的猝死擔憂。

【延伸閱讀】

人工心臟不是未來趨勢 而是現在進行式

63歲男心肌梗塞後心臟衰竭 體外反搏治療改善症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肥胖不僅是身材美觀問題,對健康的影響更不容忽視,臨床上針對BMI達32.5以上,同時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等慢性病或是女性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甚至BMI已逾37.5的重度性肥胖的患者,都可考慮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胃夾手術則是值得參考的選項之一。 一般胃袖狀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你聽過「營養治療師」、「營養諮詢師」、「營養照顧師」嗎?那你是否知道他們跟「營養師」完全不同?近年來坊間出現許多遊走法律邊緣的培訓班,並於招生簡章中明指學員可執行營養諮詢服務,恐導致學員以為取得證書,即可對民眾進行營養指導,誤導學員觸犯法規,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健身風氣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盆底肌的訓練,一般來說最常聽到的就是凱格爾運動,可以改善漏尿、頻尿、尿失禁甚至影響性功能勃起。目前醫療界引進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專利技術新式磁能儀器,透過電磁波鍛練肌肉技術,坐著就可以鍛鍊盆底肌群;另一台儀器也能運用HIFE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台灣有高達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每年更以25000人左右的速度增加中,糖尿病不僅僅是血糖問題,而是屬於全身性疾病,若未妥善控制血糖,容易引起大血管及小血管的病變,進而產生糖尿病併發症,其中,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因此不可忽視。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