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疾病年輕化 猝死案例頻傳

心臟疾病年輕化 猝死案例頻傳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近期電視上,年輕民眾或是年輕藝人猝死的新聞反覆播出,所有人都很好奇,原本常發生於中老年的心臟疾病,為何有年輕化的趨向。根據國健署從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2009~2013年之間,70歲以上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下降,但40~49歲男性卻多3成、女性則增加13.9%。而這群人又往往是社會與家庭的主力,一旦倒下後果堪慮。

年輕男性比女性罹患心臟病 比例多了五倍

敏盛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陳念中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男女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是4:3,但若是發生於年輕族群,男生罹患心臟疾病的比例比女性高出了五倍之多。通常容易發生於年輕人的心臟疾病,多為冠狀動脈的的疾病,主要是三高、抽菸、肥胖、過勞或是遺傳所導致冠狀動脈硬化所造成,而冠狀動脈的硬化則會增加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民眾可以藉由改善生活習慣來預防冠狀動脈的病變,像是每周三次固定運動30分鐘,或是少吃高膽固醇、海鮮、反式脂肪來調整飲食習慣,藉此降低心臟血管的負擔,減少心臟疾病的發生機率。

抽菸是造成年輕心臟病的頭號殺手

這些年輕族群發生心臟病最大的危險因子,陳念中醫師說明,就是抽菸的習慣。陳念中醫師分享自己的臨床經驗,有位40歲的男性病患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經過瞭解才發現原來該名男病患從年輕時每天抽5包菸,相當於醒的時候每五分鐘就抽一根菸。因為長期接觸尼古丁和焦油,讓他的冠狀動脈比正常歲數的健康男性,更加的狹窄且脆弱。還好發生心肌梗塞後在黃金時間內送達奇美醫院,經過心臟內科醫師治療取栓並且放置支架後,病患健康出院。陳念中醫師說,很多人出院後就開始繼續回到原本的生活,繼續抽菸,但如果不戒掉抽菸這個壞習慣,等待著的有可能就是下一次的心肌梗塞。只有接受治療,並聽醫生的指示戒菸,才有可能讓下次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降至最低。

醫療進步 生活習慣也要進步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能檢測出心臟疾病的技術,像是心電圖、心肌血流灌注檢查、心臟超音波等,都能提前檢查出心臟的問題。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人身上,千萬不能以為心臟疾病只會發生於中老年人,仗著年紀輕而小看了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危險,否則下次心臟疾病找上的就會是你。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宣佈新增4例本土病例,其中3例為居隔期間陰轉陽。同時案20028原為中國入境之境外移入,後因足跡與新北設計師有關,因此改列本土。 新北足跡僅1處 林口三井OUTLET吃豬排 新北市公布案20028足跡,當事人曾前往林口三井OUTLET...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有女網友正在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然她上《Dcard》控訴集中檢疫所翻動家人送給她的飯菜與零食,零食變得碎碎的,且飯菜也有明顯攪動,她直批「我是來監獄嗎?」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集中檢疫所的同仁抽查外送的食品或物品,情非得已,因為集檢所同仁曾經發現,家屬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做好基本防疫措施外,更要重視自身營養與健康,顧好自身免疫力!國人的飲食和生活型態漸漸改變,包含飲食不均、常攝取高熱量低營養的精緻化食物、過度使用3C用品造成久坐且缺乏運動等,都會讓體重過重或過輕,甚至讓代謝症候群及許多慢性疾病年齡漸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