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茲海默症患者說「我想回家時」 你可以用3種溝通姿態回應

阿茲海默症患者說「我想回家時」 你可以用3種溝通姿態回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你曾經因為照顧阿茲海默症感到不耐煩嗎?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受到損害之後,心智功能逐漸退化,記憶也隨之倒退到小時後,認不得現在的家,經常吵著說「我想要回家」,若身旁的照顧者試圖解釋他們已經回到家中,這種方法往往溝通不成,還會生一場悶氣,不妨給予空間讓他們描述腦中對於家的印象,根據《dailycaring》報導,專家提供三項照護阿茲海默症的小技巧,讓你在照護上更順心。

三種應對姿態 照顧輕鬆有技巧

1. 舒適安心替代斥責謾罵-從怒氣爆發轉向空間表達

當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不斷跟你說「我要回家」,請不要直接說:「你要我講多少次,這裡就是你家了!」盡量避免用斥責語氣,讓他們產生防衛心理機制,你可以有技巧地讓他們感覺到被理解和得到支持,不妨給予更多空間表達有關家的事情,請他們多描述關於家的感覺,例如「你說的房屋聽起來很可愛,請跟我多說一點嗎?」、「你到家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你最喜歡的房間是哪一間?」。

2. 用諒解替代推理和解釋-從堅持講道理轉向不做批判

使用過多的推理邏輯,堅持據理以爭可能會讓患者更加堅持、激動和沮喪。請不要用力解釋說:「我們三年前搬來了,你難道什麼都不記得嗎?」,他們受損的大腦無法處理太複雜的訊息,只能看到你失望的表情,有時不必要解釋,反而讓患者感覺沒有人在聽他說話,甚至是阻止他認為重要的事情。

3. 表達肯定技巧轉移注意力-從想回家轉到有意義的地方

當他們說想回家時,可能是想回到有意義的地方,請先不要急著否定他們,第一步採取肯定態度說,「喔!這真是一個好主意,好,我收拾一下等一下就回去了。」第二步再巧妙地分散注意力,從想回家的地方轉移開,可以握著他的手肘,沿著大廳走向陽台,看著窗外的小鳥等,或者轉移至另一個日常活動中,出門散散步、停下來喝杯茶,巧妙地做有趣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

你可以多運用開放式問題引導,詢問他們的住所可以讓他們感覺被傾聽,鼓勵他們積極分享回憶,分散他們對回家最初目標的注意力。但是請記住,嘗試的方法並非在第一時間生效,也未必適用於每一位患者,但是盡最大努力保持鎮定,充滿靈活和富有創造力,通過練習這種技術讓照護變得更容易。

參考資料:

3 WAYS TO RESPOND WHEN SOMEONE WITH ALZHEIMER’S SAYS I WANT TO GO HOME

【延伸閱讀】

肩頸痠痛想用電熱布 醫師教你正確熱敷保養

擺脫生產疼痛夢魘! 醫師:做好疼痛控制優雅生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 No.122)撰文/蔡啟聖.整理/K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寫OA)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台灣65歲以上的族群中,每3人就有1人罹患。經常發病部位是膝蓋與臗關節,患病初期並不會覺得疼痛,但深及關節的痠痛感將逐漸加深,導致許多中老年患者經常喊著腰痠背痛,或是抱怨膝關節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34年榜首,平均每5分18秒有1人罹癌,11分1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國內生技業者研發非侵入式癌症基因篩檢,只要2ml唾液,就能得知罹癌的發生率,總共涵蓋26個基因突變,建議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者優先篩檢。年逾4萬人罹癌根據衛福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擔任上班族的李女士5年前出現肩頸痠麻感,當時嘗試中醫的整復、針灸及西醫的復健但效果有限,今年開始不但肩頸疼痛加劇、雙腳緊繃、走路困難,甚至右手也越來越不靈活,簡單的拿筆寫字、筷子都變得非常困難。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患者為頸椎第5-6節椎間盤突出,安排椎間盤切除及人工椎間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吳先生因全身倦怠不適、噁心嘔吐吃不下及出現茶色尿,至醫院急診就醫,抽血檢驗發現肝功能指數超過5,000,合併黃膽指數高。成大醫院感染科薛伶珊醫師表示,此次就診前身體健康無任何慢性病或相關病史,經詢問詳細發現其因工作關係經常外食,發病前曾至夜市食用海鮮類食物,可能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