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疑似吃海鮮 感染急性A型肝炎

男子疑似吃海鮮 感染急性A型肝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2歲吳先生因全身倦怠不適、噁心嘔吐吃不下及出現茶色尿,至醫院急診就醫,抽血檢驗發現肝功能指數超過5,000,合併黃膽指數高。成大醫院感染科薛伶珊醫師表示,此次就診前身體健康無任何慢性病或相關病史,經詢問詳細發現其因工作關係經常外食,發病前曾至夜市食用海鮮類食物,可能因此感染急性A型肝炎。經過治療後,已順利痊癒出院。

105年確診案例數破千人

台灣早年曾流行A型肝炎,許多人因此獲得抗體。近年因公共衛生環境提升,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40歲以下年輕人大多無A型肝炎病毒相關抗體。近2年急性A型肝炎病例較過往明顯增多,105年確診案例數破1000人,且年齡集中在20-39歲,為歷年來新高。

初期症狀和感冒類似

薛伶珊醫師指出,感染A型肝炎病毒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或上腹不適,後續可能會造成黃疸,初期症狀和感冒類似,經常容易混淆。對於老年人或是原本就有慢性肝炎,如B型肝炎或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有可能會併發猛爆型肝炎而導致死亡。但大多數病例經支持性治療後會自然痊癒,並具有終身免疫力。

注意飲食衛生 保持衛生習慣

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因此薛伶珊醫師提醒指出,為預防A型肝炎,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可生飲、生食,食物應煮熟,尤其是生蠔或水產貝類,同時也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需正確洗手。

施打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薛伶珊醫師指出,A型肝炎除了做好飲食衛生預防「糞口傳播」之外,也有疫苗可以施打,是預防的最有效措施,接種1劑疫苗後,95%以上可產生保護抗體,而按期完成2次疫苗接種者,其所產生的免疫力可維持20年以上。

增A型肝炎公費疫苗接種對象

疾管署從105年10月1日起實施「擴大A型肝炎公費疫苗接種試辦計畫」,新增A型肝炎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針對確診HIV感染或新確診梅毒、淋病,且為民國66年(含)1月1日以後出生者,提供1劑公費A型肝炎疫苗。薛伶珊醫師建議高危險群如無A型肝炎抗體者應接種2劑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另亦應避免多重性伴侶、不安全性行為,以降低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些年我們吃的東西,說來令人擔憂,台灣民眾面對的,是一波又一波嚴重的食安危機。不止是外食族傷腦筋,自己在家煮飯以為吃下肚的東西,眼見為憑就安心,但偏偏食用油出狀況、豆製品也有疑慮,甚至蔬果的農藥殘留問題,漸漸地,對於要煮出健康的飯菜,也開始沒信心了。我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回只要看到又有食安問題爆發...

閱讀詳情 »

台灣是美食王國,大家追逐著美食地圖飽嚐色香味俱佳的食物,但是無形中卻帶來了健康危機。一般人總認為健康飲食就是無色、無味的難吃飲食,其實採用當季盛產、正確清洗,再加上清蒸、水烤、川燙、燉煮、滷的簡單烹調方式,可以讓食材展現出原始的美味,不僅安全更為健康加分。 現代人忙碌,烹調要快速、簡單、好收拾、沒...

閱讀詳情 »

最近幾年食安問題延燒,大家開始關心「食衣住行」中,最重要的「食」問題,從食物的食材來源、運送、保存到烹調方式,連怎麼搭配才能吃到最營養的組合等,這些都是最近新聞報章雜誌每天都會報導的,而大家也發現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甚至從小吃到大的食品加工商品,也開始產生了一些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一直充斥在我們生...

閱讀詳情 »

食物中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人體之後,會處在一種氧化的狀態,一般胃酸夠的人,可以把這些物質「還原」,把硝酸鹽轉變為胺類,就不會在體內作怪。但是有不少人本身的消化液(即胃酸)是不夠的,所以若在飲食中多攝取一些可讓硝酸鹽轉變為胺類的元素,也就是經常聽到可幫助身體的「抗氧化物質」,毒素就不會在身體累積。 而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