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血管支架怎麼選? 食藥署解析「常見支架用途」

心臟血管支架怎麼選? 食藥署解析「常見支架用途」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血管彈性會因年紀增長而變差,隨著國人飲食西化,也讓血管硬化悄悄上身。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指出,血管狹窄程度較輕者,可採藥物治療;嚴重者則要進行血管繞道手術或球囊擴張術,甚至置入「血管支架」加以治療,常見的血管支架有金屬裸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

球囊擴張式與自張式血管支架  終成身體一部分

血管支架具不同長度及規格,大多為金屬網狀結構,材質包含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等,依放置方式可分為球囊擴張式支架及自張式支架。

食藥署說明,球囊擴張式支架是利用球囊的擴張將其上的血管支架撐開,讓支架停留在狹窄處後,再將球囊內的液體抽掉,將球囊導管退出;自張式支架則是利用材料的記憶特性,將之輸送到狹窄處時,把支架外的保護鞘移除,讓它自行張開、固定在血管壁。這些血管支架在術後1到3個月就會被血管內膜包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塗藥支架  抑制血管再次狹窄

除了上述裸支架外,另有塗藥支架可選擇。食藥署表示,塗藥支架的支架外,塗佈一層含藥聚合物,藥物在植入部位緩慢釋放,常見的藥物有艾諾莉茉斯(Everolimus)、西羅莫司(Sirolimus)及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主要的作用是抑制附近的血管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

血管支架有風險 應與醫師討論評估再執行

血管支架可改善血管狹窄的症狀,但也有其風險,食藥署提醒,可能出現支架錯位、變形、再狹窄,或是感染、出血、過敏休克、死亡等併發症,且使用塗藥支架需另外考量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須經醫師就個人病情進行溝通、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手術前請患者詳閱術前須知及手術同意書,充分了解自身應如何配合治療。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治療大突破 這款心臟支架死亡率大幅下降

胸主動脈創傷致死率高 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救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乳癌盛行率高,女性危機感也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一旦觸摸到乳房硬塊,便會擔心罹患乳癌,十分緊張地到醫院就診。事實上,乳房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而90%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雖然有10%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正確治療,可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乳房出現腫塊 常見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之前播出的韓劇「Doctors醫生們」,在台灣獲得不錯迴響,其中第一集開場的橋段即是帶入了神經外科最戲劇化的疾病「硬腦膜外出血」(epidural hemorrhage,也有翻譯為硬腦膜上出血);劇情描述32歲黑道大哥,與人鬥毆後頭皮有撕裂傷,送到急診時神智清楚,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人都有椎間盤突出或是長骨刺的問題,不是有脖子痛、肩頸痠痛,就是有下背痛或是腰椎痠痛到直不起身;然而,一旦說到要做脊椎手術,很多人都害怕,因而都會能不做手術,就不要手術。到底何時會需要手術治療呢? 骨頭退化 會出現椎間盤突出與長骨刺 為何會出現椎間盤突出與長骨刺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現代人很喜歡吃糖、喝含糖飲料,在台灣街道,隨時可看到含糖手搖茶。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吃太多糖、喝太多含糖飲料不只會讓體重上升,還會加速大腦老化。但喝含人工甜味劑的零卡、低卡飲料,也不會比較好,另一項研究發現,常喝這些含人工甜味劑飲料,可能增加中風發生機具。 常喝含糖飲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