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臟裝支架菸照抽 出院3個月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心臟裝支架菸照抽 出院3個月猝死

千萬不要以為裝了支架就可解決心血管狹窄!80歲的粘姓老翁半年前才在冠狀動脈裝了4支支架,但他卻挑藥吃,沒有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造成支架內血管再狹窄後血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搶救後才撿回一條命;68歲的陳姓男子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裝了3支支架仍沒戒菸,3個月後也是支架內再狹窄,心肌梗塞猝死在農田。  

不是裝支架就安了!不遠離危險因子可能再狹窄
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指出,有些心臟病患以為裝了支架,就已經克服心血管狹窄的問題,這樣想就錯了!如果不能遠離抽菸、三高等危險因子,或不按時服藥控制,都可能「支架內再狹窄」,引發血栓危機。
 
王彥翔表示,80歲粘先生半年前因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左迴旋支及右冠狀動脈放置了4支支架,不料前陣子又出現胸悶不適等症狀送急診,經緊急心導管發現是支架內血栓,也就是半年前裝的其中1支支架內再狹窄,造成血栓急性心肌梗塞,經「藥物釋放型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成型術」緊急處置後才撿回一命。
 
粘先生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服用非常多種藥物,他對藥物順從性不佳,常常會挑選自己喜歡吃的藥物來吃,自己覺得心血管疾病已經好了,就不吃抗血小板的藥,這和發生血栓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王彥翔跟家屬溝通,強烈建議要好好服藥,若是擔心藥物過多,可至整合門診做藥物整合。
 
術後1年須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預防血栓形成
王彥翔指出,血管支架是外來物,較容易形成血栓或阻塞,患者在術後半年、甚至術後1年都必須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另一起遺憾的個案陳先生,他因心肌梗塞就醫,心導管手術裝了3支支架,回復原本健壯的身體狀況,殊不知裝了支架的血管如果再狹窄,引起血栓是一瞬間且危及生命的事,他術後仍舊抽菸如常,3個月後倒臥於農田猝死,死因是支架內形成急性血栓,引起再一次的急性心肌梗塞,來不及搶救。
 
王彥翔表示,支架分為一般金屬支架及藥物支架,一般金屬支架的再狹窄率為20%至30%,而藥物支架的再狹窄率約為5%,不論選擇何種支架,千萬不能輕忽藥物順從的重要性,更不能認為放置支架後就可以不忌口的飲食,甚至不戒菸,從以上兩起案例,說明了放置支架的血管還是可能再狹窄,甚至產生血栓,裝了支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不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美國莫德納藥廠證實,和台灣再簽下3500萬劑疫苗的合約,宛如天降甘霖的好消息,振奮國內人心,而目前,接種莫德納疫苗的人數也已突破285萬人。旅居美國的YouTuber「Violet Vacay」,日前分享了接種莫德納的過程,她坦言第一劑的副作用都只能算小事,第二劑的副作用較為明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之下,意外讓台灣十大好發癌症第六名的頭頸癌也拉警報!國內醫學會就提出警告,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就診量降低,頭頸癌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且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若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到9%的死亡風險。台灣該以國外為借...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昨宣布全自7/27起至8/9,全台降至二級警戒。開放室內50人,室外100人等社交活動,餐飲方面則是遵照衛福部指引可開放內用。不過昨雙北市已表示經過考慮後,仍暫不開放內用。花蓮縣秘書長張逸華昨在防疫記者會時提醒縣民們,二級警戒保持實聯制等規定,縣府將與中央政府做法一致、腳步一致,落實各項防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讓台灣「職場老爸」們更疲憊不堪!國內最新一份2021「職場爸爸動齡大調查」發現,有38.9%的職場爸爸在疫情流行期間感到身體狀況快速衰退,且有38.5%還出現體重上升、體態走樣的情形,凸顯在疫情之下,生活型態被迫改變已經出現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隨著疫情降溫、降級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