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七旬老伯積極治療心衰竭 停止住院惡性循環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75歲的李老先生,多年來因為心臟衰竭,每月便會前往急診報到,換算起來,他一年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醫師深入了解原因,才發現李老先生常常自行丟棄藥物,或欺騙家人自己有好好服藥,所以才導致他病情控制不佳反覆住院,變成惡性循環。在家人接受完整的心衰治療照護知識後,會每日確認老先生的服藥狀態,在家人跟醫護團隊的照護陪伴下,李老先生才了解穩定用藥、規律回診非常重要,在確實遵從醫囑的狀況下,李老先生目前已長達一年沒有住院,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過去心臟衰竭一年死亡率為20%,五年死亡率更高達50%,許多病人忽視累、喘、腫三大警訊,導致就醫時機過晚。台南市立醫院方慶章副院長不禁感嘆,以前面對慢性心臟衰竭患者倍感壓力,但幸好現在醫學技術、照護觀念都獲得重大進步,目前針對心臟衰竭已有多重機轉藥物,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以及再住院率,還能幫助患者回復心臟功能。加上近年來,醫界也開始注重心臟衰竭急性後期照護,讓患者能獲得更全面的照護,以降低心臟衰竭所帶來的危害。

方慶章副院長說明,根據目前台南市立醫院的研究顯示,近七成的心臟衰竭患者在穩定服用心衰多重機轉藥物之下,都能成功回復心臟功能至正常狀態,多數患者也能因此脫離反覆住院的惡性循環。不過患者在功能回復後,也不能擅自停藥,仍需定期回診進行超音波、抽血檢查等,但最重要的是要穩定服藥、預防心衰惡化,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維持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感冒、病毒感染。

由於心衰治療不可中斷,因此家人的陪伴對於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提醒每日服藥、協助飲食飲水控制等等,家人也可以透過患者每日身體數值測量來觀察病況,若一週內體重增加2公斤以上,或者患者活動力下降、出現陣發性夜間喘息等情況,應即刻回診進行檢查。方慶章副院長強調,現在心臟衰竭的治療方法多元,只要患者願意配合醫囑按時服藥,都能明顯改善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台灣諾華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長榮機師1傳3!疾管署認了「社區感染風險增加」 急發醫界通函

小感冒害她「沒胃口」整整3個月? 一就醫才知晚期胃癌已四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南投1名54歲伍阿姨年輕時因飲食不均衡,造成慢性疾病纏身,除了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也在外院洗腎治療,半年前因雙側手指疼痛、發黑且冰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也不敢出門,深怕「黑豆乾手指」嚇到人,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左手手指壞死嚴重,無法完全恢復,但右手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

閱讀詳情 »

許多大學生為了省錢將日拋軟式隱形眼鏡當成周拋使用;周拋則是變成了月拋,眼科醫師蔡景耀指出,不管是日拋、周拋、月拋,雖然外表看來一樣,但實際上透氧率差很多,如果重複使用日拋隱形眼鏡,則可能傷及角膜細胞,眼睛紅腫不適,提高日後眼角膜病變風險。 蔡景耀說明,最常見的軟式隱形眼鏡材料分為「水膠」及「矽水膠...

閱讀詳情 »

居住於中壢市的1名七旬老翁自從3年多前從腰、腹部間長出一整片帶狀疱疹,經治療後皮膚表面的紅疹復原,但持續的抽痛並未停止,他北上至大型醫院尋求醫治,還自費服用含嗎啡的強效止痛藥來壓制疼痛,期間經歷服藥、針灸的治療仍效果不彰,直到前陣子透過罹患帶狀疱疹已獲好轉的親戚介紹,決定尋求中醫治療,藉由逼出體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