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七旬老伯積極治療心衰竭 停止住院惡性循環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75歲的李老先生,多年來因為心臟衰竭,每月便會前往急診報到,換算起來,他一年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醫師深入了解原因,才發現李老先生常常自行丟棄藥物,或欺騙家人自己有好好服藥,所以才導致他病情控制不佳反覆住院,變成惡性循環。在家人接受完整的心衰治療照護知識後,會每日確認老先生的服藥狀態,在家人跟醫護團隊的照護陪伴下,李老先生才了解穩定用藥、規律回診非常重要,在確實遵從醫囑的狀況下,李老先生目前已長達一年沒有住院,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過去心臟衰竭一年死亡率為20%,五年死亡率更高達50%,許多病人忽視累、喘、腫三大警訊,導致就醫時機過晚。台南市立醫院方慶章副院長不禁感嘆,以前面對慢性心臟衰竭患者倍感壓力,但幸好現在醫學技術、照護觀念都獲得重大進步,目前針對心臟衰竭已有多重機轉藥物,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以及再住院率,還能幫助患者回復心臟功能。加上近年來,醫界也開始注重心臟衰竭急性後期照護,讓患者能獲得更全面的照護,以降低心臟衰竭所帶來的危害。

方慶章副院長說明,根據目前台南市立醫院的研究顯示,近七成的心臟衰竭患者在穩定服用心衰多重機轉藥物之下,都能成功回復心臟功能至正常狀態,多數患者也能因此脫離反覆住院的惡性循環。不過患者在功能回復後,也不能擅自停藥,仍需定期回診進行超音波、抽血檢查等,但最重要的是要穩定服藥、預防心衰惡化,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維持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感冒、病毒感染。

由於心衰治療不可中斷,因此家人的陪伴對於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提醒每日服藥、協助飲食飲水控制等等,家人也可以透過患者每日身體數值測量來觀察病況,若一週內體重增加2公斤以上,或者患者活動力下降、出現陣發性夜間喘息等情況,應即刻回診進行檢查。方慶章副院長強調,現在心臟衰竭的治療方法多元,只要患者願意配合醫囑按時服藥,都能明顯改善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台灣諾華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長榮機師1傳3!疾管署認了「社區感染風險增加」 急發醫界通函

小感冒害她「沒胃口」整整3個月? 一就醫才知晚期胃癌已四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長期的腰痛、胃痛,很多人不當一回事,甚至止痛藥一吞忍忍就過去,但是這些疼痛,可能都跟結石有關,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國內20歲以上,每千人有95人有結石的經驗,千萬不要以為可以跟疼痛和平相處,曾有台商以為沒事,結果最後檢查出來是膽囊癌末期,或是有人最後以洗腎度日,因此平常透過運動和...

閱讀詳情 »

《AI醫療大未來:台灣第一本智慧醫療關鍵報告》新書上市 「徹底運用醫療AI,就不會有付不起的醫療大未來」「投資醫療AI ,就是投資自己的未來」「沒有AI,就沒有精準醫療」 台灣少子化與人口高齡化加乘衝擊,醫療環境日益複雜,醫療資源分配也更需智慧,如何提供好的醫療品質,是政府和醫療界的大哉問。無論是長...

閱讀詳情 »

久坐辦公室,常覺得頭昏腦脹、兩眼昏花嗎?其實,只要花點時間活動頭頸部,就有助釋放壓力,改善痠痛不適喔!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每天進行頭頸部的簡單運動,可幫助促進血液、伸展肌肉以減輕頸部壓力,也可達到紓壓的效果喔!  頸部支撐了整個頭的重量,尤其久坐辦公室的電腦族、3C族們只要頸部角度一有偏差,就...

閱讀詳情 »

真實醫療劇《胸腔外科-盜心師》 當遇到「親情」時 原來醫生也有「無能為力」的事 被評選為2018年下半年令人期待的戲劇《胸腔外科-盜心師》終於在9/27於韓國一連播出兩大集,因《被告人》團隊的加持,以及明確快節奏的劇情,一開播嚴基俊就被觀眾評定為「天生演員」,不只在《被告人》裡演活一人兩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