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心臟顫動亂跳 恐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心臟顫動亂跳 恐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5的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一旦有心房顫動,醫師會根據病人的風險,給予適當的藥物,可能包含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或接受較侵入性的電燒灼等手術。

一名80歲年邁的女性,過去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近日接受心導管檢查無明顯阻塞,某日發生急性胸痛,至醫院檢查,發現心房顫動併急性心肌梗塞,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確認急性冠狀動脈血管血栓,經處理治療順利出院,且日後接受長期抗凝血劑預防。

心律不整容易產生血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陳冠宇主任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中常見的一種的疾病,由於心臟裡的心房沒有正常的跳動所導致,一種會造成心跳不規則的心律不整。因為不規則跳動,所以在心房內容易產生血栓,血栓如果離開心臟跑到周邊血管,便會造成阻塞。如果跑到腦部,就是造成腦中風,如果跑到腸子的動脈,就是造成腸中風。

本案例就是血栓跑至冠狀動脈血管造成心肌梗塞。台灣約有23萬人患有心房顫動而其佔總人口的比率約1-2%,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就越高,在65歲以上的人口中約有5~7%患有心房顫動,75歲以上的長者它的發生的比率則高達10%。

心律不整種類多 大致可歸類為3種情況
心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而心臟電氣傳導系統能主宰心臟跳動收縮。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至100下,如果心臟電氣傳導系統發生異常,出現不正常心跳,就是心律不整。心律不整種類繁多,大致可歸類出3種情況:
1、早期收縮:心室或心房收到正常心臟傳導系統傳來的訊號前,便自行跳動而產生不規則心跳。如心室早期收縮、心房早期收縮。
2、快速心律:與心臟異常放電或異常傳導等有關,會依發生位置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如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頻脈等。
3、慢速心律:心臟結構異常者較常發生。如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礙。

心律不整不一定有症狀 嚴重可能中風、休克
心律不整發作時不一定會感到不適,有些患者甚至毫無症狀。但嚴重時卻可能導致中風、休克、心臟衰竭、猝死等嚴重併發症,不可掉以輕心。出現不適症狀時,必須儘早就診找出病因,確定心律不整類型,極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陳冠宇主任提醒,民眾如果發現心臟有亂跳的情況,務必要至醫院就診,以釐清是否是心律不整,是何種心律不整,萬一是心房顫動,請務必接受醫師的治療,以預防中風或其他血栓造成的急性疾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食藥署調查指出,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早已超過3億顆,且不當使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依賴感、注意力不集中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某些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服用前要三思。  BZD...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發現天空一片霧濛濛時,人們都知道又是空汙在作怪,但這些霾害不單單僅會影響能見度外,其實還會損傷人體健康!對此醫師表示,空氣中所漂浮的微小粒子,大多是燃燒所產生的排放物,由於輕盈不易沉澱,常常會與戴奧辛、硫氧化物、重金屬、臭氧等各種有害物質結合,進而直接穿透皮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加班加到半夜,亦或在家東摸摸西摸摸總是拖到凌晨才肯上床,成了現代人普遍的生活習慣,不過,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竟發現,晚睡會導致骨質提前流失,若體型又過瘦,罹患骨鬆的風險,甚至比常人多出2.36倍!   長期值夜班 骨質也會加快流失 由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44...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腎衰竭是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之一,糖尿病導致腎病變的原因為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壓飲食不節制、遺傳等因素,以上因素容易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營養師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嚴格控制高血壓,以及正確的飲食原則能夠避免早期腎病變。  腎病變該怎麼吃?飲食把握低蛋白、高纖維 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