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疾病患者防猝死 秋冬保健要做好 

心血管疾病患者防猝死 秋冬保健要做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被列為十大死因,尤其天氣變化大時,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恐增加;基隆七堵區衛生所主任范成鎧指出,包括高血壓、高血壓和高血脂是埋下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子,該地區25歲以上民眾,約有七成患有三高中至少一項疾病,不得輕忽嚴重性。

三高患者注意天氣變化 避免血管過度收縮

民眾一旦出現像是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或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等症狀時,應就快就醫檢查,以免危及生命;范成鎧主任說,除了三高患者,包括肥胖,有菸癮者、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因血管收縮等因素,引發疾病。

正確飲食加運動 有效掌控三高

范成鎧主任進一步說明,若是冬季習慣早晨出門運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或結伴運動較佳,且運動前應先暖身,若有任何不適出現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且平時應養成測量三高的習慣,隨時掌握控制三高問題,只要配合正確飲食,不抽菸喝酒,配合運動和健康體重,就能有效控制三高問題。

辨別中風徵兆 觀察患者表情動作是關鍵

另外辨別是否有中風徵兆,可觀察患者臉部表情,是否兩邊對稱,並將將患者雙手抬高平舉,觀察是否其中一隻手呈現無力下垂,最後可請患者嘗試讀一句話,觀察是否能完整表達,若三種症狀符合其中一種,建議應盡快就醫;范成鎧主任呼籲,若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的患者,除了落實良好生活型態,應遵循醫師囑咐規律服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全球突破1000萬大關,台灣疫情雖然趨緩,然而許多民眾還是選擇待在家減少外出活動,不過醫師提醒,長時間久坐臥或久站,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嚴重下肢靜脈血栓還可能導致截肢等致命風險。 血栓累積恐「塞住血管」 導致肺栓塞、永久性血管栓塞林口...

閱讀詳情 »

最近運動營養越來越夯,許多粉絲也會私訊營養師詢問要怎麼才能提升運動成效,運動前後要吃什麼才能增肌減脂。許多人會喝乳清蛋白補充蛋白質,但你真的有吃對嗎? 而在先前專欄中,營養師也有提到堅果中富含維生素E、鎂等微量營養素,能減輕運動後痠疼和預防抽筋,所以堅果和乳清都是運動補充的關鍵! 這次營養師就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1名熱愛打籃球的男大生,過去時常在下課後與同學玩3對3鬥牛,一打就是數小時,也懶得防曬,直到高三時因準備考大學,經常熬夜苦讀、壓力大,臉上竟開始長出白斑。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範圍日漸擴大,後來為避免引起注目,只好戴起口罩度日,直到考上大學後才終於有時間積極治療。 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老年人不出門問題多多,有日本新創企業研發電動輪椅、肌力裝,冀望未來以科技輔助介入長照問題。預防醫學暨家醫專科醫師洪暐傑表示,老年人久不出門,容易有憂鬱、肌少症等問題,感染、死亡風險都會增加,對於科技輔助樂觀其成。不過,他也提醒,照護長輩應秉持「尊重」、「自主」和「關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