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衰竭照護規律用藥定期回診 復健運動救命處方不可少

心衰竭照護規律用藥定期回診 復健運動救命處方不可少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宜蘭1位37歲鄭女士於夜市經營小吃攤,雖然年紀不大,卻長期為心臟病所苦,不只曾因病休克瀕死,也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體質孱弱容易疲累。今年1月下旬,因呼吸困難與咳嗽等症狀而被家人送往急診,經檢查發現有急性肺水腫,緊急住院接受治療。鄭女士在治療後,目前病情已緩減,她很感謝羅東博愛醫院再次挽救性命。


心臟血管內科許育誠醫師表示,鄭女士是典型的心臟衰竭案例。所謂心臟衰竭,泛指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出現問題,使心臟無法有效維持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應,可能導致容易疲勞、走路活動就會喘、下肢水腫、平躺時喘的症狀加劇等情形。若病情持續惡化且未即時治療,甚至可能發生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及死亡的風險。


心衰竭病人的照護,需要長期藥物、飲食與復健運動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回歸穩定正常的生活。復健醫學科葉書銘醫師補充,心衰竭病人入院經急性期治療後,會轉介復健科安排後續心肺訓練療程,其中包含物理治療增進病人肌力及心肺適能、職能治療評估及教導病人如何更省力完成日常活動。


待病人穩定出院後,則會安排運動檢測,透過儀器掌握與訓練病人的運動能力,如:運動時監測心跳、血氧,並適時增加病人可負荷的運動強度,以促進其體力與心肺能力,此外營養師與藥師也會提供衛教或諮詢服務;個管師則隨時掌握病人回診與復健狀況,並及時提供醫師相關資訊,讓整體照護更貼近病人需求,也更彰顯全人照護的價值。


鄭女士於治療穩定後便積極投入心肺復健。除了定期回診,在家也會依葉書銘醫師開立的居家運動處方進行復健。近日鄭女士再次接受評估,已可從原本每2周回診追蹤的頻次,改為每3個月回診追蹤即可。除了對醫療團隊照護印象深刻外,個管師的貼心也讓鄭女士銘記在心,讓她覺得與心臟團隊合作,得以共同促進自己的健康很安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頭暈」和「眩暈」差別在哪?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分辨
▸這3類肝癌不適合手術切除!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來助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某些降壓藥的老年人,即使年齡增長,記性會比較好。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服用的藥物可以滲透過血腦障壁,防止有毒物質進入大腦;這些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2大類血壓藥物,研究結果發表在《高血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受疫情影響,《戀愛是科學》目前停拍改播出精華版,讓更多粉絲可以重溫劇中4對CP不同類型的戀愛故事,《LIFE生活網》透過視訊,專訪劇中女主角莫允雯,談到居家防疫日常,規律與健康的生活讓她體重不增反而瘦了,令人羨慕。暖心的莫允雯更希望大家用正能量的態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這段時間全台民眾因為防疫待在家,家中能從事的運動有限,其中伏地挺身就是一項最適合居家健身的好運動,透過反覆訓練可以練出結實胸膛,不過常有人做到手痠不已,胸肌卻完全沒有練出來的跡象,健身有成的小鮮肉演員游書庭表示,其實有運動習慣的人,做伏地挺身還需要注意2件事,「用心體會」才能有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有流鼻水、打噴嚏等過敏症狀嗎?在中醫治療上,可藉由三伏貼幫助減緩症狀。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蕭坤元指出,三伏貼就是在一年之內最熱的初伏、中伏、末伏等三天中施作藥灸敷貼療法,可幫助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像是冬天容易發作的鼻過敏症狀,這時就可以在夏季接受三伏貼治療,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