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擴大匡列持續篩檢」 王必勝:期待這波疫情歸零

快新聞/「擴大匡列持續篩檢」 王必勝:期待這波疫情歸零

台北市環南市場爆出41人確診後,台北市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設聯合前進指揮所,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指揮官。王必勝4日在臉書說,這波疫情除了擴大匡列隔離、持續計劃性篩檢,也要加強分流降載措施。他也提到,各市場復市也要做到完整的準備,「期待早日將這波疫情逐漸收斂、歸零」。

王必勝4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說,擴大匡列隔離、持續計劃性篩檢、加強分流降載措施聽起來像老調重彈嗎,但也的確這樣,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了。其實疫情處理的原則大致上就是這樣,只是在不同的場域會遭遇不同的困難,如何解決問題,依照原則徹底執行,是防疫成功的關鍵。

王必勝指出,指揮中心近期陸續推出各種場域的防疫指引,其中也強調自己場域發生確診狀況時,第一時間該如何正確處置,能在專業團隊介入前,延緩並縮小感染範圍,讓全國民眾「懂防疫」,進而達到「全民防疫」,是未來解封後讓疫情不會大規模復發的重要基礎。

他也提到,3日到環南市場及北農一市有確診的攤位現場巡視,除了了解現場相關位置,也聽取匡列執行單位、自治會及市場管理者實際遭遇的困難,並儘快予以協助,期待能再擴大匡列隔離範圍,降低感染風險。王必勝說,未來幾天社區篩檢、熱區篩檢及全員篩檢,也陸續安排規劃;另外,各市場復市也要做到完整的準備,「期待早日將這波疫情逐漸收斂、歸零」。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衛福部食藥署使用免疫橋接方式作為審查疫苗緊急授權使用(EUA)方法,不過有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推出血清標準品,作為與國際疫苗比較的基準,但食藥署卻放著不用。食藥署今日澄清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並說明WHO標準品主要用於血清學檢驗方法的開發與校正,作為不同實驗室間統一標定之基準,非供作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月爆發的這一波本土疫情,確診人數已經逐漸趨穩,讓已經三度延長的三級警戒在7月12日「解封」或「微解封」的機會越來越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下午鬆口712相關措施現在都在研議中,更在媒體追問下,透露餐廳跟夜市的可能解封初步方向。 本土疫情持續下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機組員只要完整接種2劑疫苗,只要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0居家檢疫」新政策今(1)日正式開始上路,面對有人質疑為什麼機師可以、一般民眾不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正面回應,因為機師負責重要的運輸跟台灣經濟,一般人就請大家稍微忍耐一下。 先前開放機組員「3+...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萬華在爆發群聚事件後,成為被汙名化的對象,許多民眾甚至官員,總將它稱呼為「破口」,但對於生活在當地街友們而言,卻是有苦說不出。YouTube頻道「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親身走進萬華,紀錄下疫情中的生活樣貌,只見許多物資陸續湧入當地,里長、社福團體及在地人,紛紛團結地整理發放,讓台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