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柯文哲稱追究「3+11」已不重要 憂急難救助申請量暴增

快新聞/柯文哲稱追究「3+11」已不重要 憂急難救助申請量暴增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在臉書發文談到,今年6月,台北市急難救助申請案比起1至5月暴增165倍,也講到現在追究「3+11」已不重要。柯文哲今天出席台北捷運工程叢書精進版發表會,再談疫情影響下,最底層民眾生活陷入困境,至於「3+11」相關問題,他表示下午疫情記者會統一回答。

柯文哲昨天透過臉書談及,今年6月,來台北市社會局申請急難救助有39637件,比起1至5月平均240件,暴增165倍,單月總金額高達1.6億。很多人不放在眼裡的救助金,卻可以讓數以萬計,因為疫情掉到貧窮線之下的家庭,暫時得到溫飽。

對此,柯文哲今天受訪時表示,防疫的經濟問題分成紓困、振興、轉型,在紓困方面,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看似一片欣欣向榮,事實上最底層收入不但沒增加,反而減少一點,但今年跟去年不同,去年整年沒關過餐廳,這次把餐廳關掉,影響巨大。

柯文哲透露,某次建設公司大老闆問他「寧夏夜市怎麼先開放,不是很危險嗎?」他回答「我知道阿,可是寧夏夜市已經50天沒有收入了」,這就是領薪水的人不知道每天要打工賺錢的人的辛苦,不管是計程車司機或夜市攤商,沒上班就沒收入。

「防疫和經濟間要取得平衡」,柯文哲指出,根據社會局報表統計,今年領急難救助較去年增加13倍,「所以為什麼這次五倍券造成問題」,政府應思考,這些人到底是在紓困階段還是振興階段,「如果他連飯都沒得吃,你問說要振興經濟,這不切實際嘛」,因此要看詳細統計數字才能決定政策。

國內疫情5月中旬爆發,外界把矛頭指向「3+11」,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沒有所謂「3+11」的破口,華航、諾富特事件只是群聚,沒有影響到社區。柯文哲則在臉書說,現在追究「3+11」已不重要了,因為奪走八百多條人命,還在社區中的潛伏感染源,更讓他戒慎恐懼。他今天被問及此題,僅回應下午疫情記者會統一回答。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新增2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是從美國返台的20多歲女性(案450)及中東地區阿曼返國的50多歲男性(案451),讓國內確診病例來到451例。其中359例為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而確診個案中有7人死亡,438位...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最賺錢醫院名單出爐!健保署上網公布2018年醫療院所財報,前5名以林口長庚賺逾78億元居冠,其次為高雄長庚賺59億元、台大醫院24億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1億元以及台北榮總19億元;國內有賺錢醫院,也有賠錢的醫院,最賠錢醫院...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主張「病者≠罪人」,國內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修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要求愛滋除罪化,正式跨過5千人附議門檻,正式成案,主管機關必須回應。疾管署今(10)日則初步回應,愛滋病毒感染目前仍屬無法治癒的傳...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有重聽現象,千萬別延遲戴助聽器!奇美醫學中心今(10)日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人類辨識聲音來源的方向定位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尤其是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一旦後方有汽機車急駛而來,聽聲辨位倍感困難,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