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年重聽別輕忽! 研究示警:馬路上恐躲不過「後方危機」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有重聽現象,千萬別延遲戴助聽器!奇美醫學中心今(10)日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人類辨識聲音來源的方向定位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尤其是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一旦後方有汽機車急駛而來,聽聲辨位倍感困難,無法先行往另一側閃躲,而使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部長林永松表示,奇美醫學中心另一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來自後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普遍較弱;對於來自前方的聲音定位能力則較強,而對來自左、右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次之。

正因為這樣,林永松說,這使得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無法準確的進行聲源定,且這個風險更會因為老年性重聽的出現而大幅增加。所以,日常生活,尤其外出時,建議助聽器就成了必要的安全輔助,不單單只是溝通工具。

醫師進一步強調,老年人的助聽器,應鼓勵雙耳配戴,有助強化聽聲辨位的能力。雙耳配戴更能使重聽病人能夠在吵雜環境中,聽清楚對方的語言內容。

林永松說,臨床發現,許多老年性聽損的病人初期都排斥配戴助聽器,這其實是一種退縮逃避的行為,容易使年長者因為口語溝通困難,逐漸離群獨處、情緒低落、社會適應能力大幅退縮,不利於身心健康,而且日常活動的意外風險會悄悄高漲。

更重要的是,延遲配戴助聽器,往往加速年長者的語言辨識能力的流失。林永松指出,許多病人常常在純音聽力閾值已經大於70分貝,或語言辨識能力已低於40%,才要求醫師協助選配助聽器。此時助聽器的效果已大打折扣,甚至需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才能重啟聲音。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年輕女性占新增乳癌近半 抗癌兼顧人生「醫病共享決策」做得到

調查曝台灣「中醫粉」有3成 年輕化19歲以下6成因這毛病找中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一輪的「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昨(27)日下午2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此次開放新增接種高端國產疫苗的選項,截至昨天下午5時,短短3小時內共有3萬7814人僅選擇高端疫苗。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預估,以過去經驗,高雄約能分配10%左右的高端疫苗。高端疫苗在7月中通過食藥署緊急使用授...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自昨下午2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新增選擇接種國產的高端疫苗選項,指揮中心呼籲18歲(含)以上尚未意願登記民眾把握機會,儘速完成登記,保障自身權益。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下午5時,短短3小時內就有3萬7814人登記選擇高端疫苗。最新登記狀況由指揮官陳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東京奧運已經有部分賽程結束,中華隊選手包括楊勇緯、羅嘉翎及方莞靈等18名選手及教練今(28)日傍晚就將返台,外界關注選手的檢疫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表示,只要接種過2劑疫苗達14天的選手,有完整保護力,返台後僅需接受14天的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即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自5月起於台灣本土大蔓延,好在隨著三級警戒民眾自主封城以及疫苗開始普遍施打下,近日案例有明顯變少。不過日前有媒體報導,一名女大生打AZ疫苗吞6顆普拿疼「止不住爆痛」,讓疫苗副作用以及普拿疼再受討論。對此,醫師許書華就在臉書提醒普拿疼每日的最大劑量,服用過多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