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AZ疫苗封緘檢驗進行中 接種時間表未定

快新聞/AZ疫苗封緘檢驗進行中 接種時間表未定

牛津AZ疫苗上週已有11.7萬劑抵台,衛福部食藥署今(8)日下午說明,會依據原廠規格,進行外觀、鑑別、酸鹼度(pH值)、細菌內毒素、無菌、DNA/protein比例等6項試驗,並加驗異常毒性試驗,待到相關檢驗與文件資料審查合格後,才會核發封緘證明書,並在查訖封緘後放行。

國際疫情持續嚴峻,疫苗的研發、出產,成為全球人類抵抗武漢肺炎的一線生機。上週,台灣所取得的牛津AZ疫苗有11.7萬劑到貨,目前尚在檢驗中,須待檢驗完畢才會開始施打,不過陳時中在今日的疫情記者會上坦言,雖然目前檢驗順利,但尚未有接種時間表。

衛福部食藥署下午進一步說明,AZ公司輸入的COVID-19疫苗(AZD1222)已申請檢驗封緘,且每批都會依據原廠規格,進行外觀、鑑別、酸鹼度(pH值)、細菌內毒素、無菌、DNA/protein比例等6項試驗。

食藥署表示,除了上述試驗外,依據「中華藥典疫苗類產品個論」規定,還將加驗異常毒性試驗,待到相關檢驗與文件資料審查合格後,才會核發封緘證明書,並在查訖封緘後放行。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大家都知道錢很髒,但到底有多髒?上面到底有多少種細菌?細菌是從哪裡來?美國研究人員在曼哈頓銀行的紙鈔上,發現有 3,000 多種的細菌,大多數的細菌與人類皮膚上的細菌一樣,但有少部分的細菌與口腔中的類似,甚至還有細菌是孳生在陰道中的。 紐約大學基因組與系統生物學表示,雖然大多數在紙鈔上發現的細菌很...

閱讀詳情 »

疾病名稱害人不淺,造成病患延誤就醫,不僅傷害當事人,更讓親友傷心。台灣終於在 2014 年正式宣告「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走入歷史,正名為更貼近原意的「思覺失調症」,並鼓勵超過 6 成病友不再懼怕外界異樣眼光,走出陰影接受治療,也讓關心的親友放心。 「精神分裂症」名稱讓人不願就醫 根據 2012年全...

閱讀詳情 »

「思覺失調症」正式取代「精神分裂症」這個污名化的名稱,對精神康復者而言意義重大。診斷出「思覺失調症」至今已經七年的小柏,從當年感到害怕,如今已經是幫助多重障礙者的社工,但是面對媒體與群眾,他仍選擇戴上口罩,因為社會中仍有許多人對他誤解,讓小柏覺得恐懼。 與一同出席、同為精神康復者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丹...

閱讀詳情 »

當人們面臨左右為難、舉棋不定時,常常有種譬喻法是肩頭上各站著一位天使與一位惡魔,天使建議當事人做好事,惡魔慫恿當事人做壞事。不過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來說,兩個肩膀上都是惡魔,而且那不是一種比喻,而是他真的以為自己聽到惡魔在講話。 神經傳導物質過多讓腦部錯亂 台灣從 2014 年 5 月 2 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