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怕口腔癌化療副作用延誤治療 現代中醫藥供癌友新選擇

怕口腔癌化療副作用延誤治療 現代中醫藥供癌友新選擇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口腔癌長年名列國人10大死亡癌症中,嚼檳榔、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尤其嚼檳榔,其纖維會破壞口腔黏膜,在口內反覆產生傷口,最後容易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統計顯示,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10年以上。其中,舌癌也是口腔癌的1種,通常被發現時,症狀已相當嚴重,手術或化療後遺症、副作用又常令患者害怕,而中醫療法近年也成為口腔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口腔內有潰瘍、傷口突起久不癒 恐為舌癌初期徵兆


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中醫在千年以前就有記載針對癌症的療法,根據辯證論治,以扶正驅邪、去積消腫、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止血、止痛並削減瘤體;對於正在接受西醫治療的患者,中醫藥也能減輕病人在西醫治療中的免疫抑制和毒性反應,降低治療副作用、促進氣血循環,增強病人的免疫力和體力,藉此提升藥物效果。


舌癌在初期常會出現小潰瘍,症狀為疼痛,並逐漸深入舌內,侵犯舌頭功能,造成吞嚥和說話困難,隨著病情加重且疼痛加劇,甚至會傳導至頸部、喉嚨和耳朵,通常發生在有食用菸、酒、檳榔習慣的人,或者口腔衛生不良、蛀牙、長期裝置不適合的假牙、人類乳突病毒(HPV)和暴露於輻射線的人身上。


中醫治療癌症無副作用 中醫理論結合現代生物技術


66歲的李先生因察覺右舌尖有突起物,經大醫院檢查確診為舌癌末期,腫瘤約3公分,疼痛難忍僅服用止痛劑,卻因為手術後會影響外觀及功能,而化療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發炎潰爛、傷口發臭、難以進食,因此不願意接受西醫治療,經家屬多方找尋治療方法並勸導後,終於願意前往中醫診所醫治,且經4個月治療,讓癌細胞消失且痊癒,吞嚥功能恢復,精神和體力都恢復正常。


收治李先生的莊振杉院長補充說明,中醫治療癌症的原理是運用老中醫的千年智慧結晶,結合現代生物科技技術,將藥物微分化、酵素化,讓藥效能快速被身體吸收,作用於患部、消滅癌細胞,修復被破壞的細胞,提升自體免疫功能,避免轉移或復發。


莊振杉院長提醒,有許多患者是到了癌症中晚期才來求診,雖然確實有像李先生這樣成功的案例,但中晚期患者的細胞組織通常被癌細胞嚴重破壞,阻礙了養分和血管通路,造成修復上的困難,因此建議除了西醫療法外,理當以中醫療法修復受損細胞,自體免疫才能真正提升,讓生命不再受到癌症威脅。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關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如今全球無一倖免;而台灣隨時可能引起社區傳播,面對此嚴峻疫情,應全民防疫總動員,以避免社區傳播的發展是必要的做法,但是,我們已充分準備了嗎?   由於都會型的消費型態外食者眾多,為了解提供外食的餐廳是否作好完善的防疫措施,讓消費者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陳小姐,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心想洗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牙周病與慢性病關連大 65歲以上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5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為了因應防疫需求,面對環境中的各種病原體,「勤洗手」是最簡單又有效減少病原體傳播,並預防疾病的重要關鍵,該如何正確洗手才有效?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多數病原體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

閱讀詳情 »

有近視王國之稱的台灣,盛行率更是逐年攀高!市面上,也有愈來愈多眼鏡行標榜快速配鏡取件,但配鏡不只要考量度數,還得評估眼睛的調節能力、慣用眼、雙眼位置,以及實際的用眼需求斟酌調整,但若非合格專業的驗光師檢查可能造成度數不正確、誤判,無法發現視覺相關問題,例如斜視等。因此,驗光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本集直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