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打疫苗一族快學起來! 「微笑、做鬼臉」竟可減少40%疼痛感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看到針頭就快暈了?如果你也是「暈針」一族,其實有些方法可以避免!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想要預防暈針,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等,全有助放鬆心情。尤其,有研究發現,接種疫苗時,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

從例行的流感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到最近的Covid-19疫苗,常有暈針甚至學生集體暈針的消息,到底暈針是怎麼一回事?

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指出,與其說是暈針,不如說是怕打針,也叫做針頭恐懼症(needle phobia),有人光看見針頭,就算打在別人身上也暈,類似狀況在抽血檢驗或是中醫針灸也時有所聞。美國有研究顯示,約有一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討厭針頭、懼怕打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一般來說,心理會緊張不安,致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戰」或「逃」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藥害救濟基金會說,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會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因為心跳變慢、血壓急速下降,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失去意識,就出現暈針的情形。有的暈針還伴隨發生前驅症狀,例如噁心、冒汗或臉色蒼白。

一旦出現疑似暈針情形,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應盡可能避免倒下時造成外傷,可嘗試坐下或平躺休息,設法緩解緊張,若症狀持續,應儘快送醫。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後瞬間失去意識,也可能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發作,過敏性休克多半是藥物或食物引起,多半在給藥或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而暈針通常是打針完5分鐘內發作。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疫苗接種後,應在觀察區休息至少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如果曾經發生疫苗過敏的人,由於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則建議至少觀察30分鐘再離開。

藥害救濟基金會進一步指出,做到以下的事項,亦有助減低施打疫苗的疼痛與恐懼,像是避免等待時間過久,或直接目睹其他人接種;等待時,也不要緊盯著施打者的一舉一動,找人聊其他話題,找點事做,分散注意力。另外,要提醒周遭的人別說「打針不會痛」,聽到針頭、疼痛等字眼,非但不會和緩焦慮,反而使接種者更緊張,導致肌肉緊繃,注射時反而會更痛;也不要說「這沒什麼好怕」,企圖淡化、否定他的感覺。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大研究空汙傷心血管! 郭董也是監測對象驚曝「輕微心律不整」

【有影】表態不讓郭董再捐疫苗 陳時中:國家有錢、我們自己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現代人經濟條件改善,常會在生活上選擇更好的產品,包含所謂「營養健康」的食物,但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被食品製造商給牽著鼻子走,被這些食品包裝上的標籤聲明給誤導了,因為實際內容並不總是像聽起來的那樣好。 食品製造商知道大家在超市選購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快...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突如其來的喘不過氣、胸悶、胸痛,總是讓人特別緊張,擔心如果無法改善,將會引發更重大的疾病。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類的症狀似乎也不算少見,當有上述狀況發生時,應該要如何處理?又該如何緩解喘氣的現象呢?   習慣與疾病影響 恩主公醫院胸腔內科...

閱讀詳情 »

每天久站讓小腿又痠又漲,許多人會選擇穿著「彈性襪」來改善不適,但如何穿、如何選才能穿的健康呢?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市售彈性化的選擇非常多元,範圍涵括一般襪子到醫療器材,售價可能從數十元至數千元不等;若想改善靜脈曲張問題者,建議先諮詢醫師診斷評估再選購合適的醫材,以期能達較好的改善效果。  ...

閱讀詳情 »

出國旅遊、大啖異國料理,是人生一大享受,但在大吃美食之際,可千萬別吃出毛病來。明(3/8)晚間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美食vs.陷阱!異國美食裡的健康密碼」,邀請余皓然、蔣偉文、陳安儀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蕭敦仁、林瑞祥、徐永康、洛桑加參、陳木榮、營養師謝宜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