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疫情 平均就醫晚40分鐘死亡風險增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疫情 平均就醫晚40分鐘死亡風險增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嚴峻,就醫民眾明顯減少,連心肌梗塞就醫率也跟著下降,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較,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就醫時間從142分鐘提高到180分鐘,延遲近40分鐘,死亡風險大增。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偉春表示,近1個月來,急診救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病危比率明顯提高,到院已休克,甚至心跳停止的個案顯著增加,研判原因應於疫情期間,不想願意就醫有關。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每延誤30分鐘治療,死亡風險將增加7.5%。」黃偉春表示,受疫情影響,患者到急診,必須接受新冠肺炎快篩,光等報告結果,就至少30分鐘,延後緊急心導管介入治療時間,為此,如何在前端縮短到院前的救護時間則更顯重要。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葉宏一提醒,民眾應該熟知心肌梗塞徵兆,例如,胸痛、胸悶、上腹痛,合併呼吸困難、冒冷汗,且症狀持續超過30分鐘,就可能為急性心肌梗塞,務必迅速就醫。


葉宏一說,最近1、2個月來,三高病人回診、領藥率明顯降低,原因為擔憂入院染疫風險,但慢性疾病患者在情期間更需規律用藥,控制三高,否則一旦染疫,重症風險極高。


黃偉春指出,最近許多人宅在家中,缺乏運動,體重增加、腰圍變粗,三高患者如未控制病情,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增,全國心臟病急救醫療量能充足,且實施高規格感染控制,如有異狀,務必盡快就醫。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提供「保心3招」:


1.規律用藥:慢性病患應遵循醫囑,切勿自行減藥避免復發,疫情期仍可透過安心就診方案定時回診拿藥,包含各醫院提供之遠端視訊門診、戶外安心門診、戶外慢箋領藥。


2.備小卡:民眾可於健保卡旁放置就醫小卡,填入慢性病史、用藥資訊、就診醫院,並告知同住者或打119時告知小卡上資訊,救護人員能更精準判別病情後送正確醫院,也幫助到院後醫師精準用藥、提高診治效率。


3.急送醫:謹記心肌梗塞症狀保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出現症狀時立即呼叫119送醫,防疫期間也切勿忍耐症狀。若救護車到達前已休克昏迷,旁人應協助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CPR)搶救,若現場有第3人請至最近的體外去顫器(AED)地點取回機器來搶救。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肥胖族群染疫重症死亡風險倍增 減重補充斷食水健康瘦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上班族工作壓力大,熬夜加班已非新鮮事,甚至有許多人下班後,為提升競爭力自行進修、考證照等,導致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長期下來,恐使肝臟受到傷害!肝臟若是健康,人生是彩色的,肝指數已是現代人評估健康的重要指標了;到底該怎麼在忙碌的生活中保護肝臟呢?健康好不好,看肝就知道...

閱讀詳情 »

  via 下同   病例:94歳的潘婆婆,一年前出現血尿,但不以為意,最近因為血尿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帶她到童綜合醫院檢查治療,經泌尿科醫師陳祥來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婆婆膀胱長了一個直徑約有5.2公分的腫瘤,膀胱一半被腫瘤佔據,而且蓋住膀胱頸與右側輸尿管出口,...

閱讀詳情 »

曾演出電影《建黨偉業》以及歷史大片《蘭陵王妃》的大陸女星王潔曦,今日驚傳因白血病離世,年僅26歲。今年1月22日她曾在微博發文,「要靜心調養一段時間,大家不要忘了我!」,5月14日更發文「你不會知道有多堅強,直到除了堅強,你別無選擇。」似乎傳遞正與病魔搏鬥的訊息。 曾與王潔曦合作飾演蘭陵王的陳奕也悼...

閱讀詳情 »

 那個東西就是「保鮮膜」,他居然有這麼多驚人的功效1、清潔油汙的廚房窗戶和墻壁 首先,將清潔劑噴到油汙上,然後將保鮮膜平整地貼在上面,利用保鮮膜保存水分的特點,使清潔劑不流淌不揮發,30分鐘後油垢就泡下來了,揭開保鮮膜,將保鮮膜揉成一團,輕松的來回擦拭,再用幹報紙擦一下就非常幹凈。也可再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