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診不再只能看西醫 東部醫院成立中西醫合療急診室

急診不再只能看西醫 東部醫院成立中西醫合療急診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醫常常會讓人想到調理養生等,較為慢性的疾病治療,其實在急症急救上也可以派上用場!為了提供更適合的醫療,花蓮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整合治療,中西醫合療將不只是在門診及住院醫療上,急診醫療也能接受到中西合璧的醫療服務。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這是東台灣急診醫療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急性疼痛不要忍 中西醫皆可緩解

過去民眾認為治療急症就要找西醫,事實上中醫對於急性疼痛,甚至是胸悶、胸管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六十三歲的蔡女士,日前因嚴重胸悶、呼吸困難多日、噁心嘔吐、嚴重頭痛到急診就醫。經急診醫師提供相關檢查,排除心肌梗塞的狀況後,給予西醫處置並會診中醫。

經過中醫推拿、針灸治療後,原先胸口緊繃、頭痛劇烈的蔡女士說,不僅頭痛明顯改善,胸悶、呼吸困難也得以舒緩,很高興急診能提供中西醫合作治療,讓他順利緩解疼痛,提早出院。

中西醫整合醫療 患者提早出院

花蓮慈院急診室正式掛牌成立「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專區」,突破以往國內醫院急診室只有西醫醫療服務之刻板印象,成為東台灣首家醫院在急診室提供專屬中西醫合療的專床專區。

何宗融副院長表示,目前急診室「中西醫合療專區」提供各類的眩暈、急腹症、胸悶、胸痛、心悸、軟組織疼痛、經痛、偏頭痛、癌症疼痛、骨骼關節相關痛症以及腦中風等中醫治療服務,透過中醫處置能幫助快速舒緩,讓原本須留觀的患者能提早出院。

急診病床一位難求 中醫介入少留置

急診室主任賴佩芳表示,急診室的功能主要在於解決病人急又重之症狀,但臨床上有些疾病像是眩暈、急腹症、胸悶、胸痛、心悸、軟組織疼痛、經痛、偏頭痛,卻非能夠馬上處置而獲得緩解,因此會建議病人留院觀察,導致急診室病床壅塞而一床難求。

急診患者經過中醫介入進而減少留置時間,不但是幫助病患、提升急診照護品質,也改善急診壅塞狀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並強調指出,「中西醫合療」是全世界醫療的趨勢,共同為民眾創造一個醫療無界線的中西醫整合醫療環境。

落實中西醫合作 跨越傳統分工

花蓮慈院中醫部致力發展「中西醫合療」,除了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外,目前中醫部針對復健科、巴金森及腦瘤、放射腫瘤科、風濕免疫科、婦女疾病、輕安居、創傷症候群、失智症以及腦中風也有提供中西醫合療門診。

【延伸閱讀】咬牙忍痛OUT! 戰勝類風濕性關節炎 做到這3件事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認為,必須在吃飯後才能服用藥物,但這可不一定。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止吐藥物、抑制胃酸、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部分降血糖藥物等都需用餐之前服用,民眾務必遵守用藥指示,以免藥效打折扣。 張文靜說,一般藥品若沒有特別指示,大多都是以飯後服用為主,主要原因就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冠本土個案增加1例(案16451),個案是60多歲男性,10月16日發燒就醫採檢確診,後續2次PCR檢驗都轉陰性,加上個案曾經打過1劑疫苗,指揮中心研判是舊案。 ▲10月19日新冠個案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由子宮肌層的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異常增生所致,可能導致病人出現月經量多、貧血等症狀。臨床上案例以單顆瘤體居多,但也不乏有「瀰漫性子宮肌瘤」患者求醫,子宮內肌瘤數超過20顆,導致頻尿、經痛甚至不孕,苦不堪言。40歲的王小姐罹患瀰漫性子宮肌瘤,3至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變美對於多數女人而言,是永恆的話題。可是要如何在追求凍齡美顏的同時,不傷身、還能夠養生呢?素有「美顏針教父」之稱的中醫師沈瑞斌,在新書《實用居家漢方美容》中,結合中醫理論,傳授超強的養生美容法! 《實用居家漢方美容》新書發表 多位知名藝人與醫界人士到場相挺 「美顏針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