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診室的幕後英雄 靠精準影像診斷救回人命

急診室的幕後英雄 靠精準影像診斷救回人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急診室」顧名思義就是給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民眾,獨立於門診之外的快速處理管道。舉例來說,產婦於院外生產大出血,或受強力撞擊後無明顯外傷卻出現內出血,甚至因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外傷等,急診科醫護人員常要面對的,都是重大傷病,必須緊急搶救的情況。

但你知道嗎?即便是搶救,也不是病床一推進急診室,就可以馬上開刀治療,例如內出血範圍極大,剖開人體後再找出血點的風險極高。這些傷況、出血部位等,都需影像診斷科在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以高專業視角從影像中精準判讀或有效止血,才能進行後續處理,搶救回一條又一條人命,可以說是急診室的「幕後英雄」。

「急重症影像診療科」 專職負責急診影像診斷治療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急重症影像診斷次專科委員會召集委員、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系主任、林口長庚醫院急重症影像診療科黃耀祥醫師表示,以自己服務的林口長庚醫院為例,在急診施作與放射科相關檢查,如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CT scan)等,都需交由急重症影像診療科醫師做判讀,再與急診外科醫師互相討論,找尋最適宜的治療方式。

但其實大多數醫院急診醫學部內,並無影像診斷科專科醫師,黃耀祥主任分享,過去急診室內如遇上患者檢查影像難判讀,或是傷者大量出血、內出血,找不到準確出血點等情形,都須緊急呼叫介入性診療放射科的支援。但院內該專科醫師本來人數就偏少,除了本來的職務之外還要一年365天隨時待命,或是下班後從別處被緊急呼叫回醫院,不僅體力上難負荷,也有可能延誤到診治黃金時機,因此,長庚醫院將急重症影像診療科獨立出來,專職負責急診相關之影像判讀、血管栓塞及抽吸、引流等治療。


急診室的幕後英雄 靠精準影像診斷救回人命

大量出血或內出血 外科無法輕易找出出血點 

黃耀祥主任說,以車禍大量外部出血的傷者為例,一開始送進急診室會先進入外傷急救區,經過初步急救及評估後,待患者血壓情況較趨穩定,再將患者送到影像診療區檢查,並由急重症影像診療科醫師判讀傷者出血詳細狀況。

而若為內出血,則需先幫患者進行電腦斷層掃描,黃耀祥主任補充,影像檢查一直在進步,電腦斷層不像過去只有單一項目,現在可針對不同血管,例如動脈造影、門靜脈造影,精準找出出血部位。尤其對於肉眼不可見的內出血,國外研究顯示電腦斷層有約90%以上準確率。

從影像中找出是哪個器官出血之後,再依患者血壓狀況分成兩種處理方式:(1)血壓穩定,可直接送進血管攝影室,以血管攝影栓塞術止血(2)急救處理後若血壓仍然不穩定,就會直接送進手術室,做損傷控制手術(damage-control surgery),將大量紗布塞到出血器官做緊急壓迫止血及控制汙染,暫時性關閉傷口並將患者移至加護病房,待生理狀態許可時,再回到放射科診斷找出確切出血點。

生產過程遇血崩 影像診療救回一命

除了意外事故之外,急診也偶會遇上產婦生產時出現大出血,而80%產婦大出血時會合併子宮收縮問題,導致明明大量出血但卻找不到出血點。黃耀祥主任回憶,曾有一名年輕產婦在院外診所生產後大出血,需要急救但未來可能仍有生育需求,希望能保留子宮。因此急重症影像診療科緊急介入,以血管攝影栓塞術快速堵住相關血管,才成功拯救病人並且保留其子宮。

急診醫師並非全科醫師,未來其他醫院應該也會有更多急重症影像診療科的設置,在緊要關頭幫忙找出癥結點,搶命搶人,拯救更多生命。

【延伸閱讀】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肝癌團戰世代 介入性治療兵不血刃、免開大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為避免國人攝取人工反式脂肪,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自107年7月1日起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此規定上路剛滿3年,董氏基金會為了解市售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形,110年5至6月於賣場、超市、連鎖速食店、夜市攤商等處抽檢14件含高油脂類食品(排除天然存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47例新冠本土個案,新北市20例最多、台北市18例居次,死亡個案增加13例;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情目前朝向趨緩發展,屏東縣Delta變異病毒群聚也沒有擴散跡象,7月12日已經在規劃中,不同產業或個人都將有指引,如果有散發個案時該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疫情開始後,口罩變成每日生活必須品,特別全國3級警戒開始後,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越來越接近夏天,日本人發現長時間戴口罩,可能帶來3個困擾,容易口臭、臉頰肌肉鬆弛、曬傷,想要解決非常容易,覺得必要時吃個小糖果,每天10次臉頰肌肉訓練,塗臉部防曬,都可以有一定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當季節交替時,隨著溫度與濕度的改變,不斷挑戰著人體最大器官—皮膚系統的平衡能力。尤其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得承受皮膚乾燥、紅斑及極度搔癢等困擾,因此,食藥署告訴您異位性皮膚炎除了用藥外,還能怎麼做可以改善症狀。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