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莫德納研發新加強劑專門針對Omicron  舊的還有效嗎?

莫德納研發新加強劑專門針對Omicron 舊的還有效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外電報導】莫德納製藥公司於1/26宣布,首名臨床試驗志願者已接種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型新冠疫苗追加劑,該追加劑為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株所研發。莫德納指出,此新型加強劑二期試驗預計收案600人,分別在美國境內24處進行,有些試驗志願者僅完成兩劑莫德納基礎劑,另外也有部分已接種莫德納追加劑。莫德納也承諾,會公開此試驗數據給國際公衛領導者,協助他們做出有證據可依據、最佳的追加劑決策。

莫德納執行長斯特凡‧班塞爾(Stéphane Bancel)說:「面對Omicron的免疫逃脫特性帶來之長期威脅,我們正增強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株研發之新型新冠疫苗,現在很開心地宣布已正式開始二期試驗,也正在評估是否要將此新型疫苗候選納入莫德納的多價追加劑計畫中。」

Omicron變異多 追加劑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下降較快速

隨著新加強劑相關訊息露出,不少人也好奇,現於國際間廣泛使用中的莫德納追加劑,其產生之中和抗體對於Omicron病毒株是否具有保護效力?對此,莫德納製藥表示,相關研究數據已刊登在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從此項研究結果看來,施打50毫克的莫德納追加劑,不到四週即可對Omicron病毒株提升20倍的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但在6個月後卻觀察到下降6.3倍,相較對原始病毒株6個月後,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下降2.3倍來得更加快速。而CNN報導中提到,輝瑞BNT加強劑之相關研究數據亦跟莫德納相差不遠。

人體產生免疫記憶 專家:抗體下降不表示沒有保護力 

莫德納研究團隊(包含杜克大學、埃默里大學、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貝勒醫學院、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及美國國家衛生院)現也持續在分析莫德納疫苗接種者的血液數據。發現有85%的人施打第二劑,隔月即誘發出可偵測的中和抗體,但在7個月後,其中僅55%的人,體內仍有中和抗體與病毒結合的現象,幾乎下降1/3。

杜克大學外科部教授Dave Montefiori對此現象回應:「不論是對mRNA疫苗或一般疫苗,人體皆會產生免疫記憶,抗體水平下降並非不常見,常是因人體發現他沒有必要繼續維持高水平量,並不一定代表沒有保護力。」近來,人們多關注病毒是否因變化太大,導致現有疫苗需要被調整,Dave Montefiori認為,以現況來說,資料並不明確,且即使是面對Omicron,現有疫苗仍有效,追加劑的施打更可協助增加其效力。

Omicron出現至今不到三個月,卻已成為全球主導病毒株。目前研究數據多半受限於時間短暫、樣本數有限,僅針對血液中產生之抗體進行分析,並非真實世界數據,無法完全反映針對各種族人口可能產生的結果,因此,各方各界對其看法不盡相同,但皆有一共通點,即為「施打追加劑有其必要性」。

參考來源:

《CNN》Moderna begins next phase of Omicron-specific booster trial as study finds that antibodies remain durable despite 6-fold drop over 6 months

【延伸閱讀】

Omicron、流感一夾攻,醫憂嬰幼兒首當其衝

又變異!「Omicron亞變種」在台灣現蹤 專家曝威脅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很多人認為,多吃紅棗就一定有益身體,尤其是女性。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些人是不宜多吃紅棗的。 (圖片來源 1 2 ) 紅棗是具有補血功效的好食品,是人們的盤中佳品,而且民間流傳一句俗語:“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雖然紅棗營養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服用。 紅棗在中醫處方裡...

閱讀詳情 »

大蒜是餐桌菜餚中一種最常見的食物,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調味。大蒜的特殊功效之多,但是大蒜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的。 (圖片來源) 大蒜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南北風味的菜餚都離不開大蒜。歷史上最早食蒜成癖的人是4500年前的古巴比倫國王。據史料記載,這位國王曾經下令臣民向王宮進項大蒜,以滿足其飲食之樂。...

閱讀詳情 »

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但是山藥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的。   (圖片來源 1 2 ) 可以經常食用山藥的人群 1、適合肺虛咳嗽者 如果一個人患有肺陰虛,則多會表現出熱證,所以山藥最好生吃,比如榨汁喝,因為生山藥性涼,滋補肺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