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性器期小男孩的煩惱 醫師提醒家長注意3原則

  愛抓小GG,小心衛生問題造成急性龜頭包皮炎!4歲的洋洋這幾天跟父母抱怨小便時疼痛,因此前來門診就治。據了解,洋洋自3歲起戒除尿布,不過這些天來卻連連抱怨解尿時疼痛,甚至偶而痛到尿不出來。經爸爸幫洋洋洗澡時發現,洋洋包皮紅腫有輕微分泌物;媽媽也注意到最近他常常有搔抓下體的動作。

  收治洋洋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洋洋並無發燒、噁心、嘔吐或腰痠等情形;但在檢查身體時發現,他的包皮發紅且腫脹,還好並無後背敲痛的問題;小便檢查並無泌尿道感染的疑慮,因此診斷為龜頭包皮炎。

  戴季珊解釋,龜頭包皮炎好發在2至5歲的學齡前男童。而急性龜頭包皮炎常見的症狀則包括有:外生殖器的紅腫、包皮腫脹、組織滲出液、臭味、包皮與龜頭之間產生疤痕組織、包莖、急性尿路阻塞等。發生的原因多為感染、接觸性刺激、過敏免疫、外傷等因素。

  戴季珊補充說明,3至6歲的幼童開始對自己的性器官感到興趣,透過撫摸等方式獲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對於兒童的人格發展性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這時期的幼兒可能會有不自覺抓下體的情形,容易有衛生問題造成局部感染等。

  家有性器期年齡兒童該怎麼辦?戴季珊門診中觀察發現,許多家長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比較疑惑,通常不是採取嚴格禁止的態度,就是消極的方式處理。面對性器期幼童給家長的建議是:(一)避免嚴格斥責,以溫和的態度教導適當的性教育(二)轉移注意力(三)提供滿足觸覺刺激的其他玩具。

  針對急性龜頭包皮炎的治療,戴季珊指出,首先要有正確的清潔習慣,正常清洗包皮即可,避免使用外力撥離包皮與龜頭,以溫水坐浴,不要使用接觸性刺激物如肥皂、沐浴油、痱子粉等,3至5天後包皮炎症狀即可緩解。

  部份感染較嚴重的個案,則可能需要外用或口服的抗生素治療續發性的感染。若是病童有急性尿阻塞、治療反應不佳或反覆發炎,懷疑因包莖造成反覆發作者,則須轉介至泌尿科處理。

  戴季珊提醒,幼童急性龜頭包皮炎常為多因素造成,其中最常見的是局部清潔不佳的接觸刺激或後續產生續發性感染。因此首要注意男童生殖器清潔與照護,不要穿過緊的內褲保持通風。家中若剛好有性器期年齡的幼兒,家長勿以強硬的方式校正幼兒的行為,建議以溫和的態度教導性知識且分散對性器官的注意力。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8月12日依各縣市的社區感染風險,有條件放寬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理措施,不過雙北仍是中高風險以上縣市,維持暫停訪客。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近日可能會將風險等級往下調,屆時再視風險等級開放探視時間或人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舉...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共6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北市占2例。而日前台電大樓爆發職場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府對於整棟台電大樓的疫調都有掌控到。柯文哲說明台電大樓職場感染事件,在7/23時就有找出一個案例,不過該案是有清楚的感染源,北市衛生局也就開始做匡列、疫調,當時隔離了16個,觀察了20幾...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國際疫情再起,台灣防疫鬆綁不鬆懈,除了使用酒精、戴口罩、勤洗手,遵從政策接種疫苗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全台為了衝高疫苗施打率,開放全台基層診所設置施打站方便民眾接種。 小兒科診所除了協助施打之外,正常營業仍以服務小兒病患為主,因此非常重視集中施打疫苗時如何加強防疫;以0-...

閱讀詳情 »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今(20)日全國新增6例本土個案,台南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台南市長黃偉哲首先感謝醫護人員及全體市民的努力,並針對報載新一輪疫苗預約爆滿一事做說明,黃偉哲表示,統計結果尚未完成,目前台南市預約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有近7萬人。今日中午預約平台已關閉第六輪預約,錯過這次的民眾可在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