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有1/3國高中生碰過毒品│今周刊

撰文/今周刊整理

一位屏東的國中校長也沉痛地告訴我們,「如果好奇抽過一次K菸也算,現在的國高中生,恐怕有將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有沾過。如果吸K他命要送強制勒戒,校園會少掉一堆學生!」 曾販毒入監的小光則說:「我覺得比三分之一更多。」

恐有1 3國高中生碰過毒品│今周刊

媒體也曾報導,台中市吸毒學生恐達三至四成,高雄市前鎮分局警察更曾遭販毒青少年反嗆:「班上有過半同學用過毒品,學校裡買毒的同學超過百人,你要一個一個抓嗎?」問題嚴重程度,遠超過官方掌握數字。

以下是姜媽媽心碎的含淚告白》
24小時貼身守護 我還是和魔鬼搶輸兒子

一直認為,只要度過青少年的叛逆期,面對誘惑,就會懂得抗拒。但我還是太小看毒品的無孔不入。

我的兒子是三十歲之後才碰毒。從事房屋仲介的他,某回慶功宴,有人在KTV包廂拿一根菸給他。

「後來我才知道,那根菸,裡面捲有K他命。」他事後向我坦承,自己的工作壓力大,吸完後有種抽離感,憂愁與煩惱在某個空間中飄走了。「我很害怕,知道不應該,拚命想戒掉,但卻越陷越深……。」兒子說。

「魔鬼什麼時候來引誘我的小孩?」我自責又悔恨。

「媽媽陪你把毒戒掉。」為了避免他再接觸毒品,我要他把工作辭掉。白天,我帶著他,一起顧停車場;晚上,我就搬張沙發,睡在他的房門口。毒癮發作時,他總是一溜煙地失蹤,三天一次。

我騎著摩托車,三更半夜去敲他朋友與同事的門,在街頭焦急亂竄,像個瘋婆子。

最後,總是回家癱坐在沙發上,看著牆上的時鐘,無助地哭了起來。
我哭,不僅因為心痛。而是看到他的身心,已經被毒品糟蹋到不成人形。我們想將送他去勒戒所,但官方回答:「K他命是三級毒品,政府機構不收留,也不協助勒戒。」

看到他痛苦在地上打滾的樣子,「媽媽把你綁起來,好嗎?」我在他的床頭準備了一捲塑膠繩。兒子絕望地點點頭,但我終究沒有把他綁住。

每三天,我們就得去醫院掛急診。醫生說,他的膀胱已經快要失能了,末期,五分鐘就跑一次廁所。

「媽媽,對不起,若你想要抱孫子,得靠弟弟了。」有一天,他從醫院急診回來後,失望地跟我講:「我可能無法結婚生子了,下輩子我再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編按:姜媽媽的兒子,後來不敵毒品折磨,自殺身亡;痛失愛子的姜媽媽,把個人悲傷化為力量,投入反毒,不讓惡魔再搶走任何媽媽的心肝骨肉。(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957期,謝謝!)

本期相關報導》

※ 判斷孩子拉K的徵兆與輔導方法

※ 校長、老師、警察都知,卻不敢跟你說的「校園毒品」擴散現況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57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關於手機是否會導致癌症的擔憂已存在多年。近日,政府研究人員發布的一項重大研究結果讓該問題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該研究發現,嚙齒類動物如果暴露於高水平的手機輻射中會患某幾種類型的癌症。 但你可能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原因之一是:你不是一隻雄性老鼠。事實上,在研究中,手機輻射和癌症...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截至2017年底的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7萬人,推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超過2位失智者。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行動計畫也提到,全球每3秒鐘便新增1個病例,可見得失智症防治已成為我們必須一起面對的議題。日前舉辨的雙和區「共照牽手 ...

閱讀詳情 »

孩子腹瀉時,我應該給他益生菌嗎? 我們建議你在孩子腹瀉時,給予合適的益生菌。 所有有助於健康的益生菌研究案例裡,治療腹瀉的研究是最多也最清楚的一種。一篇有系統的文獻指出,參考一系列雙盲對照組的研究發現,使用GG 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 菌)治療急...

閱讀詳情 »

玩耍,可說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教育家蒙特梭利皮亞傑也認為「玩,就是孩子的工作。」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透過玩,有助於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學習力,更能幫孩子累積創造力,爸媽也可在玩樂中適時引導,鼓勵孩子養成「盡力嘗試」的態度,以培養孩子的運動家精神!  親子枕頭闖關賽,玩出運動家精神!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