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悶壞了!登山、露營報復性成長 貪吃連爆多起「毒菇」送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你也悶壞了嗎?隨著本土疫情降溫,國內近期的登山、健行、露營等戶外活動,又呈現倍數成長,但在野外看到不知名的植物,可別隨手採摘就往嘴裡送!食藥署日前就連續接獲數起衛生局送驗因民眾疑似誤食有毒野菇而引發食物中毒的食餘檢體,一驗通通都是自作聰明誤把「綠褶菇」當成可吃的「白色雨傘菇」或「雞肉絲菇」。

食藥署國家實驗室進一步以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後,一一確認這一些民眾誤食的有毒菇類就是「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這也是國內最常的毒菇傷人元凶之一。

食藥署提醒,「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是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其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Macrolepiota procera)」及「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相似,常被混淆。

民眾得要牢記在心的是,綠褶菇菌褶初期為白色,成熟後會逐漸轉為灰綠色,且當受損時會轉為褐色,誤食後1到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國人野外誤食中毒案件中,「姑婆芋」同樣害人不淺,因為外表與芋頭相似,分辨之道在於,芋頭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則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偏偏兩者在野外不容易辨識。

食藥署警告,「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食藥署亦再次呼籲民眾,在野外應遵守「不採不食」原則,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不明的菇類或植物。

照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證實「接下來2天都有疫苗來」 想打第一劑的人只剩BNT

健保又漲定?明年健保總額出爐首破8千億 安全準備「見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總統府日前公布元旦總統府升旗典禮活動,將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率領醫護代表領唱國歌,遭在野黨質疑是府方出手幫有意參選的陳時中「洗白」,為陳時中日前遭流出與企業界大老闆「無罩高歌」影片的爭議解套。對此,陳時中今(24)日回應,稱自己沒有所謂沒戴口罩唱歌的爭議,「沒有爭...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小腹好像默默多出一小塊….减重這件事真的是女孩一生都在面臨的課題,但要找到適合自己又可以長期執行的减重方式真是一門學問。近來蔚為風潮的168斷食法到1014斷食法到底差別在哪,讓我們來一探究竟!168斷食法24小時中,8小時進食,其...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生活中心 抗老回春話題席捲全球老化海嘯擋不住已是 國際趨勢,今後20年,全球11億銀髮族將點燃龐大商機?還是老化將導致經濟停滯?有鑑於此;倡導藥食同源福眾生醫在抗老醫學發展上不遺餘力! 結合國際與國家級:工研院生醫所,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中山醫學院分子實驗室,德國CAXXON LABS...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界龍頭也鎖定國際醫療,明年1月將推出24小時不打烊的「瓣膜性心臟病」遠距照護服務。台大醫院今(24)日宣布成立「瓣膜性心臟病暨微創治療門診」,不但結合心臟內、外科於一體,還把眼光放在了國際醫療之上,讓其他國家的病患也有管道享受台灣領先亞洲的優質的心臟瓣膜治療技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