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容易高低起伏 小心恐是躁鬱症

情緒容易高低起伏 小心恐是躁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躁鬱症的患者,會有情感過度高漲或過於低落現象,傳統中醫而言,就將躁鬱症分成躁症、鬱症,像是鬱症就常見有肝氣鬱結型和心脾兩虛型,以心脾兩虛型來說,患者容易有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等症狀,至於躁症則分成痰火擾心型和陰虛火旺型較為常見,其中像是痰火擾心型屬於體型較胖,容易有倦怠、性情急躁等症狀。

透過中醫調理 有效舒緩躁鬱症

躁鬱症多發生在季節交替時期,又以春天為好發時期;鹿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聰界指出,中醫治療方面,可採用疏肝解鬱的方式治療調理,像是合歡皮、川楝子、蓮子等藥材,都是不錯選擇,加上配合穴位按摩和運動,就能有效甩開躁鬱症找上門。

情緒起伏不定 按摩穴道舒緩情緒

李聰界進一步說明,在按摩穴道上,可針對內關穴位和太衝穴位做按摩,能幫助緩解緊張情緒造成的胃腸問題,幫助疏肝解鬱的作用,建議可用拇指按壓至感到痠脹感即可,至少各按壓30秒較佳,另外也可透過泡保健茶飲,像是玫瑰、百合、浮小麥等藥材,做為日常茶飲,有助於舒緩情緒壓力。

家人易情緒化 親友應多留意並協助就醫

包括玫瑰花茶或寧心安神茶等,都是不錯的寧神安躁茶飲;出現相關躁鬱症症狀時,可盡早尋求中醫師調理,並求助於精神科醫師,身邊親朋好友也應多留意,及早發現介入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春天的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現在又正值疫情延燒時期,許多國家的人都被要求待在家中避免外出,於是在浴缸泡熱水澡成為居家樂趣之一。最近日本有研究發現,每天泡熱水澡可以達到沐浴和放鬆身心的效果,還能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研究刊登在《心臟雜誌》(Heart)。 &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從手指末端開始喪失感覺,伴隨無力症狀,逐漸對稱發展到雙手手臂失去肌力,典型的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IDP,是多發在40-60歲成人,且男性多於女性的罕見疾病。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蔡乃文醫師解釋,神經髓鞘是神經的外層,就像電線外包覆的絕緣外膜一樣,功能是保護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過敏紅腫、乾癢等,難以忍受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又將出現新剋星!國內生技集團與丹麥知名皮膚醫學大藥廠簽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新藥全球授權合約。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表示,這次研發的新藥具突破性進展,未來也將持續投入癌症、免疫疾病以及糖尿病等類別的藥物開發。搔癢、皮膚紅疹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個人都有情感,但要如何理解情感呢,關鍵就在於了解自己身體狀態的腦部功能,《情感究竟是什麼》一書就指出,想要擁有健全的情感,就得讓頭腦、身體與心靈相互連結,這也就是為什麼因多項情感障礙導致的憂鬱症,已成為今日社會的問題之一;《 情感究竟是什麼》作者、日本認知科學會院士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