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惡性腫瘤治療費用貴,買對防癌險很重要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不少人觸摸到身體有一個硬塊,下意識會莫名緊張起來,會不會得了「癌症」,實際上腫瘤不一定是癌症,雖然都是塊狀增生物質,都必須經過病理鑑別之後,才能判定是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此外血液腫瘤並非實體腫瘤,通常不是用觸摸發現,而是出現發燒、容易疲勞、肝脾或淋巴腫大、瘀青等異常現象,再經各種鑑別分析後確定即是,只要確定會侵入人體周圍組織,甚至轉移到其他器官或組織,就是癌症。

這些時日因接觸到大腸癌、肝癌、肺腺癌等相關癌症及保險議題的採訪,加上家族、同學家人罹癌過世,發現及理解癌症的治療趨勢近年已經多有改變,平均住院天數僅在十幾天左右,而且因應精準化治療的走向,像是標靶治療、免疫療法,使得藥費變得昂貴,從每個月幾萬元,到二十多萬都有甚至超過不過有效的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命,但隨著病程不確定性增加,治療費用勢必更難估算因此提供「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投保觀念,與大家交流。

惡性腫瘤治療費用貴,買對防癌險很重要

惡性腫瘤療程多樣化   不同險種給付各有利弊

  • 癌症險:給付保障相對靈活

又稱「防癌險」,癌症險內容相當多樣化,給付內容也不盡相同,目前給付方式有「分項給付」、「一次給付」。早期保單理賠內容以分項給付為主,包含「癌症住院日額理賠」,以數千元計算、「癌症手術或治療理賠」,以數萬元計算為主。近年來隨著癌症治療方式不斷精進,不只手術技術、化療、放療藥物更新,還有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精準醫療施行,甚至不需住院,口服就能執行,相對藥價不便宜,動輒數十萬元起跳,因此保險公司推出的防癌保單給付會強調一次給付保險金,是依罹患癌症的病名與嚴重度,分為初期、輕度或重度給予不同比例的給付,以某保單為例,初期或輕度癌症保險金,在第2保單年度至第10保單年度內,會給付10%保險金額。

但無論保單內容如何,因罹癌醫治的住院醫療、手術醫療、出院療養、門診醫療、放療、化療保險金,都是會用到的醫療項目,也是癌症險必須涵蓋的基本理賠保險金。有些癌症險會列入骨髓移植、乳癌重建手術、義肢及義齒裝設等保險金給付,可以依照個人罹癌風險進行預算挑選。

  • 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有高額保險金可資運用

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歸屬特定傷病險範疇,重大疾病險承保的是七項重大疾病,重大傷病險承保的是二十二項傷病,需由醫師、健保署進行認定,投保人需取得重大傷病卡資格才能理賠,兩種保險皆有癌症項目,符合癌症定義,憑診斷證明文件、病理檢查報告等,一次性給付整筆理賠金。至於金額多寡,投保前就要先確定,理賠後保單效力終止,不會再有給付。

兩種保險的一次給付金額通常高達百萬元以上,比癌症險的一次給付金額(通常為十萬~數十萬元)來得高出許多,不需要分項目來申請。站在癌症治療角度,優點是可以自由運用,像是選擇新療法的標靶、免疫療法等,也可以用來補貼各種生活費、雜費開銷;可能的缺點是,只能給付一次,若後續有癌症復發、療程長達數年等情況,理賠已經終止,就無法繼續申請理賠。

惡性腫瘤保險如何買 

備妥完整配套較為安心

發現癌症時,可能處於原位癌、輕度、重度等不同階段,不同級別癌症的療程、療法並不相同,投保時不妨考慮「防癌險」+「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二擇一)」方式,優點是有一筆豐厚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兼顧基本的分項開銷,又可以支付標靶、免疫療法等高額支出;再者,未來若治療良好、存活期長,也較不必擔心癌症復發或後續療程的基本開銷。當然,如果預算足夠,三者一起保會使保障更完整。

相關推薦

新北市今天新增6例COVID-19本土病例中,均為相同感染源。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板橋某市民曾於8/2到8/10與親戚10人到花蓮旅遊,8/13到江翠篩檢站驗出陽性,前後陸續匡列相關接觸者及職場同事後,再揪出5人採檢陽性。此外,侯友宜透露,這當中有個案Ct值高達32,是否為最早感染源,還在釐清中。侯...

閱讀詳情 »

國內武漢肺炎疫情趨緩,花蓮縣已超過1個月沒有出現新增病例、或有確診者足跡。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公布新北親友圈到花蓮旅遊染疫,足跡遍布花蓮、桃園、雙北、台中、彰化、雲林等多個縣市。花蓮縣府下午也公布相關足跡,確診者到過家樂福花蓮店、鯉魚潭步道、東大門夜市等處。有關這起親友團群聚案,侯友宜今天主持防疫應變...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8例本土,其中桃園有1例,市長鄭文燦說明,為案15964,是15803的接觸者,是在居家隔離期滿後採檢確診,Ct值30,較不具傳播力,對社區造成的風險也相對小。另因應9月1日中小學將開學,他表示,若有1人確診就全校停課14天,停課期間要遠距教學,每校都要為停校不停學準備,市府也會提供平板電...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今日宣布,高中以下學校和幼兒園於9月1日如期開學,並採實體開學為主。針對用餐打菜該由誰負責,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會以「打菜小天使」為主,這已經行之多年,會由學生穿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配備,「不講話」、「不接觸」食物方式為同學服務。媒體詢問開學後,營養午餐是否由專人打菜,會由外包廠商配置人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