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要身體健康只能努力運動? 做家事就可以!

  最近1項研究表示,每天只要稍微活動身體,例如做園藝、散步、折衣服等,就能降低中風或心力衰竭的風險22%;心臟病或冠心病死亡機率則降低42%,研究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研究由中國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Bo Xi博士及其團隊,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所提供的1997年至2008年間,年例行性健康調查數據,一共分析超過8萬8千名年齡約在40至85歲的參與者。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每周有進行10至59分鐘的中度體力活動,可降低任何致死風險約18%,且隨時間增加,好處也會增加。而分析結果顯示;每周達到150分鐘活動強度適中的人,他們致死風險平均降低31%;每周活動達1500分鐘的人更是降低一半之多。此外,運動還可以減少心臟病和癌症的機率。

  雖然美國西奈山醫院的Joseph Herrera博士沒有參與研究,但他認為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運動與健康的相關性,並指出身體活動對死亡的直接影響。另外1位同樣未參與研究的西奈山醫院心臟病專家Mary Ann McLaughlin博士則認為,經常久坐的人必須開始活動了,即使每天10分鐘也好。

相關推薦

台中38歲的王小姐雖擁有傲人的34H罩杯,但因胸部太過豐滿,導致長期彎腰駝背,造成肩頸痠痛,且很難挑選衣服,更無法自在運動,令她十分苦惱,故決定接受縮胸手術,切除兩側各500克的乳房組織縮小至D罩杯。 王小姐自述,家中也曾有人為此問題所擾,沒想到原本C罩杯的自己,自10年前生完孩子後,胸部每年以半...

閱讀詳情 »

台南有醫學中心引進真光刀放射治療,能夠精準投射放射劑量在腫瘤上,減少周邊組織放射治療傷害。 癌症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醫院經常使用電腦刀等各式放射器材治療,台南有醫學中心引進真光刀放射治療,能夠精準地殺死癌細胞,又不會傷害到健康細胞。 1名30歲吳小姐去年9月在家突然失去意識,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

閱讀詳情 »

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病患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華院士的研...

閱讀詳情 »

小志(化名)因為動作發展遲緩,以至於到了1歲半仍無法站立,雙腳甚至出現O型腿,而被帶往門診就醫。雖前往多處醫療院所求診,但無論是骨科、兒童復健科、甚至兒童神經科醫師都找不出確切原因,因此轉介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檢查後發現,小志不只發展遲緩,連身高、體重都嚴重落後同年齡的孩子。除了O型腿之外,手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