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身體更健康 肌肉質量要監測

想要身體更健康 肌肉質量要監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體重輕就比較健康嗎?許多民眾有量體重的習慣,但可不是唯一的健康標準。專家建議,想要更有效率進行健康管理,應該了解自身的身體組成,除了量測體重外,也要量測肌肉質量。

測量身體組成 更了解健康狀態

筋肉媽媽說明,體重不是評估健康的唯一標準,而BMI值僅代表身高與體重的比值,透過測量身體組成才能更了解健康狀態。舉例來說,測量肌肉質量能夠評估運動量是否足夠,以及是否需要改變運動頻率,檢視運動及飲食的調整。

肌肉質量低 容易免疫力下降

營養師張宜臻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慢慢流失,25歲開始,肌肉量以每年0.3至0.5%的速率流失;超過50歲,每年肌肉量流失速率更增加至3%,而身體器官及激素,都是由胺基酸、蛋白質建構而成,當蛋白質量、肌肉質量不足時,可能造成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生病。

正確飲食、運動 打造易瘦體質

張宜臻營養師強調,肌肉質量較高者,基礎代謝率也較高,也就是所謂的「易瘦體質」,不但比較不容易發胖,體態看起來也較健康,建議民眾根據自身狀態,訂定正確飲食及運動目標。

家用體組成計 隨時監測健康

國內業者推出家用體組成計,具有記錄體脂肪率、肌肉量、基礎代謝量、體內年齡、BMI值、內臟脂肪等級、推定骨量、體水分、肌肉品質等10大功能,搭配「Health Planet App」,隨時監測自我身體狀況,有效掌控個人飲食計畫與健身目標。

測量身體組成 喚醒健康意識

靜宜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張維嶽說明,運用生物電阻測量原理,偵測體內油、水比例,再配合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進行綜合分析,比起單一測量體重,肌肉質量、內臟脂肪、體內年齡等數字,更能喚醒多數人的健康意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生物科技大展於7月21至24日登場,今年主打「精準醫療」,國內多家廠家展出突破性的產品。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提前預告展場亮點,包括「次世代定序技術基因檢測」、「創新免疫療法」、「瘦肉精快速檢驗試劑」、「失智症新藥」,以及「細胞創傷敷料」等。   乳癌檢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愛美人士最怕臉上冒出細紋,微整形填充物注射回春效果好又快,但國內外偶有造成失明、休克等駭人事件。對此,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制訂「填充物注射安全準則」,建議醫師施打眉間、鼻子、法令紋等部位,最好以鈍針施作,且每個注射點使用量應小於0.1ml,可大幅避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夏天好熱,大家都會猛灌水喝,水喝多了,一定會常跑廁所排尿;不過,醫師提醒,一天排尿次數大約八次,排尿量也在2000CC以下,若是排尿量太大出現尿崩症,有可能因為腎臟病變或是腦病變導致,應進一步就醫確診,對症治療。 腦部長腫瘤、腦部受傷會引起 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高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國民健康署以出生通報檔分析國內未滿20歲之青少女生育資料發現,2015年有3,230名新生兒是由未滿20歲的青少女產下。青少女在生理發育未完全之下生子,可能會造成新生兒健康問題,呼籲民眾一同關心青少女生育議題。 每年有三千多名新生兒的母親為未滿20歲 依據國民健康署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