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BUFFET嗎?  長期食用恐患慢性腎臟病

愛吃BUFFET嗎? 長期食用恐患慢性腎臟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吃到飽的BUFFET、火鍋等飲食型態,深受國人喜愛。但醫師指出,這類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因短時間內食下大量的蛋白質,長期下來易助長罹患慢性腎臟風險。因此,國人享用美食前,應避免這樣的飲食習慣,造成健康上更大的負擔!

慢性腎臟病無病徵  九成民眾不自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達隆表示,慢性腎臟病發生主因多與飲食及血壓控制效果不佳相關,盛行率為9.8-11.9%,但因該疾病發生幾乎沒有任何徵兆,導致全台有高達近九成病人渾然不覺。針對治療慢性腎臟病,多以不會導致營養不良為前提,依美國KDOQI指引建議,第3-5期慢性腎臟病的病患,應採低蛋白飲食策略,蛋白質攝取量應小於0.8 g/kg/day;非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患,則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控制在0.8 g/kg/day以下,且須接受完整的飲食衛教,以確保營養攝取均衡。

據統計,全台200萬名慢性腎臟病患中,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僅有3.5%。陳達隆主任補充,若能充分提供慢性腎臟病患者完整飲食衛教,對延緩病人病情惡化或生活品質改善,均會有明顯的助益。

長期倦怠、泡沫尿  腎指數超標恐洗腎

陳達隆主任提醒,每隔一段時間在門診即可發現,慢性腎臟病患因為倦怠就醫,此時,抽血檢驗發現腎指數超標,己達尿毒洗腎或接近洗腎的程度,所以民眾若長期異常的疲倦,伴隨高血壓、水腫、泡沫尿或腰痛等情形,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6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民眾防疫觀念開始鬆懈,原以為經過這波疫情,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可以讓台灣安然度過令小孩痛苦、家長辛苦的腸病毒好發季節,但桃園市衛生局監測到急門診腸病毒就診人次開始有逐漸增加的情形,其中「大魔王」腸病毒71型被視為最棘手的腸病毒型別,20年前曾經奪走無數小生命,至今沒有疫苗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老年族群常見的病灶中,以走路無力、膝蓋疼痛等退化性關節炎最為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多會有疼痛、不良於行,嚴重發炎時甚至有積水水腫等症狀,患者不僅受到疼痛所苦,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還沒嚴重到關節置換的程度之前,多會接受玻尿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的張阿毛(化名)罹患骨肉瘤,除了接受抗癌的化學治療之外,也必須面對切除手術,本身怕痛的他,對手術治療及術後的疼痛感到恐懼,遲遲不敢下定決心進行手術治療,最後經由主治醫師團隊建議,諮詢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疼痛控制科,阿毛也決定手術後使用「多模式止痛」的方式,讓醫護人員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無菸健康照護服務網絡(GNTH)每年皆會舉辦「無菸醫院國際金獎」認證,今年全球有10家醫院獲獎,我國即佔了5家,分別為馬偕醫院台北分院、恩主公醫院、大林慈濟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等,因推動無菸醫院有成,獲得國際肯定。19個國家參與 臺灣22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