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愛愛多頻繁才有利身心?研究:完美頻率公式出現了!|每日健康 Health

本文作者:馬重,本文首發於丁香醫生網站(dxy.com),已獲丁香醫生授權轉載。

前幾天,丁當看到這麼一條消息:

 

據美國《女性健康》雜誌報導,美國學者根據年齡因素對性能力的影響規律,總結出了一個「性愛頻率公式」——

 

性愛頻率= 年齡的首位數× 9

 

即用自己年齡的十位數乘以9,所得乘積的十位數為一個性愛週期所持續的天數,而個位則為應有的性愛頻率。

 

為了更直觀地感受,還有人按照這個公式整理出了一張表格:

 

愛愛多頻繁才有利身心?研究:完美頻率公式出現了!|每日健康 Health

圖片來源:網絡

 

對著這張表格,再想想自己……

 

丁當趕緊請來了真正的專業人士,跟大家詳細說說。

愛愛多頻繁才有利身心?研究:完美頻率公式出現了!|每日健康 Health

動物才在意頻率,人類……

當強度遇上時間,一切的問題,都是頻率。

 

也許,你曾經有過一次,或許幾次,令自己驕傲的經歷,比如:連戰三夜,金槍不倒。(雖然對手,可能只是自己的左手。)

 

但是,當你試圖拿自己和別人比一比的時候,隨便上網一看,就會發現到處都是一夜三次、不斷上演帽子戲法的「射手」。

 

於是,懷疑、自卑,加上一點點的憤怒,頓時就在心底泛起。

 

其實,根本不用介意這些,在頻率上虛張聲勢,是一種初級的動物本能,僅此而已。

 

在動物世界,次數越多,越有可能讓雌性受孕,從而延續自己的基因,似乎是一個合理的邏輯。

 

但是我們是人,不是猴子或者其它靈長類動物,啪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延續物種。

 

做呢,最重要的是開心。太過強求頻率,真的不利於你從中得到快樂。

 

有沒有最合適的頻率?

即使知道了不能強求,大家對於頻率,還是會有各種疑問,所以,可能才會出現文章開頭的「一個公式算出最佳頻率」。

 

但是,醫學文獻中其實查不到這個公式,這個公式就算法本身而言,也並不科學。

 

美國Jean Twenge博士發表的一項追蹤40年、涉及26000多人的研究顯示:性生活的頻率與年齡增長,呈顯著的負相關。

 

下面,就是他針對不同年齡人群與平均每週性生活頻率的研究結果,大家對號入座。

 

  • 18 ~ 29 歲,1.5 次/週

  • 30 ~ 39 歲,1.5 次/週

  • 40 ~ 49 歲,1.2 次/週

  • 50 ~ 59 歲,0.7 次/週(注意,50 歲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

  • 60 ~ 69 歲,0.5 次/週

  • >70 歲, 0.2 次/週(老年人也是有的,只是少)

 

針對國人的小樣本研究數據,與此類似,在20 ~ 40 歲年齡段,每週1.6 次左右。

 

但是,這也僅僅是一個統計數據,不代表你就一定要按照這個標準來做。

 

前面也已經說過了,這個「最」合適的頻率,不是一個數字,而應該是你的感受。

 

頻率越高,就越好嗎?既然啪啪啪是為了感覺更好,那麼頻率高的人,會比頻率低的人更加幸福嗎?加拿大的一項包括30000 多人的研究給出了確切而否定的回答:啪啪頻率越高的人並不代表越幸福。事實上,研究表示,一周嘿咻一次的伴侶最幸福。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甚至顯示,那些試圖增加頻率的伴侶,在一周兩次後,反而比一周一次的幸福感略有下降。所以,啪啪啪是伴侶共同的生理和精神享受,也是增進情感的重要方式。隔壁老王和他媳婦一周7次或7週一次,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上述的研究也證實,頻率與幸福,沒有相關性。那麼,跟別人比較頻率,除了增加自己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不會有什麼積極的意義。生活中,倒是可以通過探索不同的體位,營造溫馨的氛圍等方式,來提高「用戶體驗」。切記,每對伴侶的最佳頻率都是不同的。即使,這個伴侶是你的左手。

(作者:馬重)

本文授權轉載自丁香醫生(ID: DingXiangYiSheng),[email protected]

 

愛愛多頻繁才有利身心?研究:完美頻率公式出現了!|每日健康 Health

 

丁香醫生

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nd3000

相關推薦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一本書來教育患者如何保持健康?滿足人們所有的健康需求,難道不是醫學界與醫療專業人員的責任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完全篤信醫 學,將醫學要求的建議奉為圭臬,就好像刻在石頭上的天諭一樣?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只需要讀一讀每天新聞的頭條,您就會看到,不斷重演的醫療災難新聞:暴漲的醫療成本、哀鴻遍...

閱讀詳情 »

近日,美國《健康日》網站盤點了多家媒體的報導稱,無疼痛症狀的疾病,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但一些癌症往往藏身其中,患者及醫生都更應關注。1.無痛血尿 美國《生活》網站載文稱,無痛血尿可能是腎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狀。膀胱癌病人最常見的症狀為血尿,是由於覆蓋在腫瘤上面的組織發生壞死或血管糜爛而引發出血,約2...

閱讀詳情 »

通血管的古方 花2分鐘給父母超級大禮!轉親人轉朋友 一位居住在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去巴基斯坦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手術的時間是一個月以後,在這個期間,他去看一位回教國家古法治療師。 這位Hakim讓他自己在家中做一個食療,他吃了一...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常為了腳底長了硬塊,而拿起剪刀或刀片自行刮除,或是購買拔除雞眼硬皮的貼布呢?但這些處理方式危險性極高,又容易復發該怎 麼辦呢? 雞眼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腳底接觸鞋面部位的局部過度受壓或摩擦所造成,最常見的就是發生你是否也常為了腳底長了硬塊,而拿起剪刀或刀片自行刮除,或是購買拔除雞眼硬皮的貼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