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愛穿「發熱衣」禦寒 幾類人當心越穿越癢、甚至壞了生育能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流一波接著一波發威,今年冬天冷得很有感,不少人外出幾乎都少不了要套上一件發熱衣褲來抵禦低溫,薄薄一件、卻有十足保暖效果的發熱衣、發熱褲近幾年來賣得極好,但皮膚科醫師卻點名,發熱衣讓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其實發熱衣較適合在10度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建議還是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原來發熱衣主要靠「吸溼放熱」原理,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溼又熱;門診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乾脆替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反而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難受。

李孟穗建議,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並不建議穿發熱褲。

另外,本身有痘痘肌、異位性皮膚炎或冬季癢的人,因為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如果又穿上發熱衣,下場可能引發「災難」,全身不舒服,甚至症狀加劇。

李孟穗說,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度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很方便脫除。
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雖保暖,但皮膚科醫師同樣提醒,靴內溫度高,如果本身已有足癬(香港腳)、甲癬(灰指甲)等問題,就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台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越長越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甲癬或足癬,造成反覆感染。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藥調劑權歸誰?反藥師包山包海 中醫要推「中藥師」雙軌制

奈及利亞台商肺炎3天變病危 緊急醫療包機返台救命!確診染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北市衛生局稽查發現有產品咖啡因含量涉標示不實。(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今(31)日公布針對市售含咖啡因(咖啡豆、茶)飲料檢驗咖啡因含量及咖啡因標示檢查結果,發現一件「喬治亞冰滴咖啡-拿鐵」檢出的咖啡因含量與標示值兜不攏,檢出值足足比標示值低了28.5...

閱讀詳情 »

▲馬偕醫院前任總院長施壽全(右一)交棒給新任總院長劉建良(左二)。(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爆發人事鬥爭,一度「卡關」許久的馬偕醫院新任總院長,今(31)日塵埃落定,馬偕醫院上午舉行第20任院長授職典禮,由專精一般外科及乳癌、胃癌、甲狀腺癌等腫瘤外科的副院長...

閱讀詳情 »

▲自6月1日起,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提供年滿40至60歲原住民終身一次肝炎篩檢。(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大部分肝病的發生,都沒有明顯症狀,導致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尤其數字顯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對於原住民的健康影響更為重大。國健署今(31)日便宣布,自今年6月...

閱讀詳情 »

▲心臟內的血栓常因不容易被發現,導致再次中風及再次心肌梗塞。(照/新光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血管沒塞住,怎麼會反覆中風?56歲的家庭主婦張太太,曾因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但心臟檢查冠狀動脈血管完全正常,並無阻塞情形,沒想到去年短短一年之內,就因為2次不明原因中風住院,今年初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