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避孕只能吃避孕藥? 醫:這些族群不建議

  體型豐腴的女性,異性緣通常都很好,小美就是屬於這種貴妃體態的身材,男友幾乎沒有中斷過,但在避孕上卻遇到困擾。因為她曾聽醫師說過,較有肉感的女生如果長期使用避孕藥物,血栓風險相對較高,但男友又常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這令她相當為難。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副院長陳思銘指出,目前避孕產品以口服藥為主,每天服用1顆,使用方便,但如果沒有每天吃,反而會造成經期紊亂或避孕失敗。臨床上,避孕藥物較適用於35歲以前女性,肥胖、年紀較大、抽菸,有過靜脈栓塞、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功能不好者,則不建議使用避孕藥物,恐增加血栓風險。

  陳思銘說明,避孕方式可分為藥品和醫療器材2種,除了避孕藥之外,女性還有其他避孕方式,例如裝置子宮內避孕器,或使用避孕環、避孕貼片,但各有其優缺點。例如,可防止受精卵著床,優點是省去天天服藥的麻煩,而且效果持久,3至5年後再更換即可。不過,不管是裝或取,都需由醫師操作,女生無法自行使用,且置入時間一久容易忘記,引發嚴重症狀,須每年定期到醫院婦產科檢查、追蹤。

  陳思銘表示,雖然子宮內避孕器避孕效果較好,但萬一懷孕時,子宮外孕的機會也較高。少數女生在裝置子宮內避孕器之後,可能引發骨盆腔炎,經血量增加、經期較長或經痛較厲害的問題。

  至於「陰道內避孕環」則是種內含藥物,柔軟有彈性的透明環狀物,定量釋放低劑量荷爾蒙藥物,經陰道上皮吸收後發揮作用,女性只需在每個月月經來潮5天內,自行放置在陰道深處,約3周後自行取出,待下次月經來時再放入新的避孕環即可。

  「避孕貼片」是將荷爾蒙藥物做成貼片劑,經由皮下吸收緩慢釋放藥品成分,抑制卵巢排卵反應。一般建議在臀部、腹部、上臂外側或背部輪流換貼,但要避開胸部、傷口、毛髮及皮膚過敏等部位。

  不過,避孕環、避孕貼片均有女性荷爾蒙成分,如同口服避孕藥一樣,會活化血液中凝血因子,可能造成多種器官栓塞,如靜脈血栓、肺栓塞,甚至造成冠狀動脈阻塞、腦血管栓塞(即中風)等副作用,應經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相關推薦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漸進式或反覆發作進行神經侵襲的病症,對於罹病的患者來說,需要早期確診與進行治療,才能有助於減少發作次數造成神經細胞的損傷;在多發性硬化症治療方式中,若是病患急性發作,通常會透過注射高劑量類固醇注射治療或血漿置換術來緩解病症,以減少神經發炎與縮短症狀持續時間,但對整體病程控制沒有太多...

閱讀詳情 »

台視全新科學節目《探索科學、宇宙奇航》,將於今(4/11)晚10點首播,台視採訪團隊不僅遍訪「NASA美國航太總署」、「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及「中國科學院雲南麗江天文觀測站」,更取得NASA全球獨一無二的飛行天文台「SOFIA」登機許可,成為第一家獲准登機採訪的華文媒體,主播林益如興...

閱讀詳情 »

加拿大一公司日前成功開發出一款名為「Ocumetic」的仿生鏡片。只需以注射的方式注入眼睛,大約10秒後,這種眼鏡就會自動在眼球中展開,原先不良的視力不但能夠被矯正,還能比1.0的視力更好。不過,該鏡片只適用於25週歲以上成人,該項技術正在取得國家政府的認可,最快2017年問世。 翻拍微頭條下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