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避孕只能吃避孕藥? 醫:這些族群不建議

  體型豐腴的女性,異性緣通常都很好,小美就是屬於這種貴妃體態的身材,男友幾乎沒有中斷過,但在避孕上卻遇到困擾。因為她曾聽醫師說過,較有肉感的女生如果長期使用避孕藥物,血栓風險相對較高,但男友又常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這令她相當為難。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副院長陳思銘指出,目前避孕產品以口服藥為主,每天服用1顆,使用方便,但如果沒有每天吃,反而會造成經期紊亂或避孕失敗。臨床上,避孕藥物較適用於35歲以前女性,肥胖、年紀較大、抽菸,有過靜脈栓塞、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功能不好者,則不建議使用避孕藥物,恐增加血栓風險。

  陳思銘說明,避孕方式可分為藥品和醫療器材2種,除了避孕藥之外,女性還有其他避孕方式,例如裝置子宮內避孕器,或使用避孕環、避孕貼片,但各有其優缺點。例如,可防止受精卵著床,優點是省去天天服藥的麻煩,而且效果持久,3至5年後再更換即可。不過,不管是裝或取,都需由醫師操作,女生無法自行使用,且置入時間一久容易忘記,引發嚴重症狀,須每年定期到醫院婦產科檢查、追蹤。

  陳思銘表示,雖然子宮內避孕器避孕效果較好,但萬一懷孕時,子宮外孕的機會也較高。少數女生在裝置子宮內避孕器之後,可能引發骨盆腔炎,經血量增加、經期較長或經痛較厲害的問題。

  至於「陰道內避孕環」則是種內含藥物,柔軟有彈性的透明環狀物,定量釋放低劑量荷爾蒙藥物,經陰道上皮吸收後發揮作用,女性只需在每個月月經來潮5天內,自行放置在陰道深處,約3周後自行取出,待下次月經來時再放入新的避孕環即可。

  「避孕貼片」是將荷爾蒙藥物做成貼片劑,經由皮下吸收緩慢釋放藥品成分,抑制卵巢排卵反應。一般建議在臀部、腹部、上臂外側或背部輪流換貼,但要避開胸部、傷口、毛髮及皮膚過敏等部位。

  不過,避孕環、避孕貼片均有女性荷爾蒙成分,如同口服避孕藥一樣,會活化血液中凝血因子,可能造成多種器官栓塞,如靜脈血栓、肺栓塞,甚至造成冠狀動脈阻塞、腦血管栓塞(即中風)等副作用,應經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相關推薦

中天新聞《文茜的世界周報》2005年9月3日開播,如今已播出13年6個月,主持人陳文茜昨歡慶生日,許願節目長長久久,並且對著集團董事長開玩笑可以連續主持40年,主持到90歲,在開心慶祝生日的同時,她宣布將請假2週,不得已開刀治療肺部疾病。 她說:「過去即使插管手術後也從沒請過假,在這過程當中,生過病...

閱讀詳情 »

自然產是迎接新生兒最自然的方式,然而,除了自願性剖腹產之外,哪些情況下建議應選擇剖腹產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若懷孕末期發現有胎位不正、胎盤問題、胎兒窘迫等問題者,都建議選擇剖腹產以免在生產時發生危險;此外,若患有愛滋病、生殖器官感染,或曾動過子宮手術者也建議諮詢醫師評估剖腹產,以確保生...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喜歡吃蛋糕、甜點、喝飲料,覺得吃甜食會有幸福感;然而,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吃甜食須節制,糖分攝取過高不僅容易導致蛀牙,也會加速身體老化,也容易因為熱量攝取太多而增加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醒國人每日應嚴格限制糖分攝取,以免危害健康喔!  吃甜食容易讓人有幸福感,但廖嘉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顯示,若想要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及保持年輕體況,中年時期就要擁有積極的運動生活,但如果因故或懶散而中斷運動習慣,則風險將又再增加。該研究第一作者Pedro Saint-Maurice博士強調,即使年輕時未養成運動習慣,就算到了40歲之後才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