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0歲增加運動量 青春永駐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顯示,若想要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及保持年輕體況,中年時期就要擁有積極的運動生活,但如果因故或懶散而中斷運動習慣,則風險將又再增加。該研究第一作者Pedro Saint-Maurice博士強調,即使年輕時未養成運動習慣,就算到了40歲之後才開始積極運動,仍然可以達到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及保持年輕體況等好處。

這項研究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該研究於1990年代中期針對30多萬50-71歲的美國人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被要求估計在他們過去生命的每個階段所進行的中度到劇烈休閒運動的程度,然後,研究人員使用國家記錄來追踪截至2011年底的死亡人數以及死亡原因。在考慮了包括年齡、性別、吸菸和飲食在內的因素後,研究小組發現,那些在中年時期會運動的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死亡風險低於從未進行任何休閒運動的人。

40歲增加運動量 青春永駐

不過,研究團隊同時發現了一個驚喜。不論男性或女性,在40-61歲之間逐漸增加運動量至每週約7小時,死亡風險大約為35%,相當於那些從十幾歲或二十幾歲即達到同樣運動量並保持類似活動的人。換句話說,即使年輕時沒有規律的運動量,直到40歲才開始也不嫌遲。當團隊研究運動模式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時,確定了類似的益處,僅管運動對心血管疾病的好處大於癌症。然而,研究發現,如果運動頻率減少或中斷,則保護作用也將因此下降,也就是說,中年時期運動量減少的人與一直以來只喜歡窩在沙發上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相差無幾。

雖然研究小組表示,研究中記錄的運動量只是廣泛的估計,但研究結果顯示運動習慣很重要。

不過這項研究仍有其局限性,因為研究參考數據是基於受訪者回憶他們過去數十年的運動狀況,儘管研究團隊在六個月後再次詢問受訪者類似的問卷,並確實比較了受訪者兩次問卷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該研究只關注死亡率,而不是健康的其他方面,如疾病和生病情況。

來自英國巴斯大學人體生理學教授Dylan Thompson雖然沒有參與該研究,並認為研究資料有些許不足,但仍肯定此項研究成果。Thompson教授表示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身體活動量與運動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棒的是,只要願意運動,不論何時開始都永遠不嫌晚。」

Reference :  Getting fit in middle age as beneficial as starting early – study

相關推薦

維生素C是很常聽到的一種營養素,大家對他也不陌生,但是維生素C的功用,你真的了解嗎?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認識維生素C~  維生素C又稱為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存在於許多蔬果中。 維生素C能維持黏膜細胞完整性、抵抗細菌入侵,還能幫助血管壁健康。 缺乏維生素C時,會出現壞血症,症狀像牙齦出血、...

閱讀詳情 »

一位居住在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去巴基斯坦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手術的時間是一個月以後,在這個期間,他去看一位回教國家古法治療師。這位Hakim讓他自己在家中做一個食療,他吃了一個月。一個月後他去同一家醫院做檢查,發現三條血管幹乾淨...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不經意間突然發現自己在衰老。尤其是從四十歲開始,這種變化不是也給人帶來了更多煩惱嗎? 那麼人們最先從哪裡開始感到衰老呢? ■第1:體力 年輕的時候可以任性地熬夜加班和吃喝玩樂,而「現在絕對不行!」 最近許多人都感覺到自己的體力衰減,漸漸的不能對身體亂來了。 「一喝酒很快就醉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