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跑步+用眼多 二十歲男竟罹白內障

愛跑步+用眼多 二十歲男竟罹白內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上班族,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看資料,假日又喜歡在豔陽下跑馬拉松,因用眼過度也未保養眼睛,竟罹患白內障。收治病例的李信成醫師說,該男子是高度近視者,因用眼多、而罹患白內障,考量病患的生活習慣及工作型態,必須看遠與看近,建議接受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手術較適合。

眼科醫師李信成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現代的銀髮族與過去大不同,3C產品不只年輕人愛用,更深入老年人的生活。從前,老年白內障患者,只要求「看得見」,現在在臨床上時常遇見患者表示,術後一定要可看遠、看近,也能夠開車出遊、外出踏青,還可以在家滑手機。

白內障逐漸年輕化,年紀輕輕眼睛狀況卻老化如老人。李信成醫師說,由於科技進步,許多人雖然已下班回家,但還是得藉由通訊軟體連絡公事,眼睛長時間盯著小螢幕看,休息時間不足夠,又喜歡在睡前滑手機;若燈光不夠亮,眼睛的壓力與疲勞就升高,導致許多眼部病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嚴重時可能引發失明。

許多人都與病例中的男子相同,平日上班時須看文件、使用電腦,導致用眼過度;而假日時喜愛戶外運動,又沒有做好防護措施,讓眼睛暴露在藍光與紫外線下,種種原因導致眼部快速老化。至於白內障患者要如何挑選人工水晶體呢?李信成醫師說,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提供良好的看遠功能,但看近時仍需配戴老花眼鏡,患者時常需多副眼鏡替換;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則免去看近時對老花眼鏡的依賴,再加上有自動調節功能,可看遠也可看近,方便性遠大於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針對年輕與銀髮族病患,可依其生活型態來選擇人工水晶體。李信成建議以多功能性為佳,可選擇具有瞳孔調適型、非球面、過濾部分有害藍光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矯正老花、調節遠近,對於夜間用眼時也較不吃力,戶外活動或使用3C產品時,也可利用黃色人工水晶體降低有害藍光的傷害,同時保護視網膜,預防黃斑部病變。

李信成醫師叮嚀,白內障手術愈發進步,眼部傷口小、修復期縮短,除了定時點眼藥水與回診檢查外,防曬與保養都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3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案510),因工作於9月10日來台,入境時無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9月21日、22日曾出現腹瀉情形,因自認吃壞肚子故未通報,9月24日集中檢疫期滿前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這個疾病有人說那是「心情感冒的疾病」,這意味著一般感冒只要多休息、多喝開水及適時服用醫師所開立的藥物,一段時間感冒就可以痊癒的;換言之、憂鬱症既然被視為「心情感冒的疾病」,也就間接告訴普羅大眾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憂鬱症影響層面廣 心理問題容易延誤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位52歲的男性患者,4年多前因脖子痠痛,且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療效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幾乎每天須服止痛藥控制疼痛,不但影響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頭頸癌長年位居國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其中男性高達第四位,又以下咽癌每年約有1100人,男性佔了九成以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指出,下咽癌多好發於50至65歲,佔九成患者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患者會出現頸部腫塊、吞嚥疼痛、咽喉異物感、聲音沙啞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