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慢性腎臟病患易患低血鈣 每月回診避風險

慢性腎臟病患易患低血鈣 每月回診避風險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科醫師陳燕蘭。(圖/由好醫師網提供)

 

優傳媒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患有慢性腎臟病病史的77歲婦女因語無倫次、反應遲慢、認知功能障礙、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進急診室,一度被懷疑是腦中風。從抽血的多項數值中逮到「元凶」,竟是血中鈣離子濃度過低,罹患「嚴重低血鈣症」。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科醫師陳燕蘭表示,慢性腎臟病患,應該要每月一人定期回診,避免曝露在相關疾病風險中。

 

這位有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病史的高齡患者,平日都很勤快的幫忙家務,最喜歡到陽台澆花,經家屬發現她變得不想動,說自己手腳無力,起先不以為意,三天內急遽變化,不但認知功能逐漸不靈光又碎碎唸、不知所云,才趕緊送到急診室。

 

在急診室做了腦部電腦斷層和抽血檢查,發現該病患的右腦頂葉有血管栓塞情形,血色素偏低及肌酸酐偏高,經由神經內科收治住院,住院期間確診該血管栓塞屬陳舊性栓塞,應該不是導致語無倫次、右側肢體無力的原因,由於該病患有慢性腎臟病病史,因此會診腎臟科。

 

陳燕蘭醫師表示,經抽血檢查血中鈣離子,發現該病人的血清鈣離子為4.4,不到正常值的一半,同時其副甲狀腺素已飆至691,對慢性腎臟病人的控制值約為正常值的三倍來說,可以說已嚴重失控,因此診斷是續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嚴重低血鈣症」。

 

陳燕蘭說,罹患嚴重低血鈣症,容易誘發抽筋等,其發病的症狀很類似腦中風,包括反應遲鈍、肢體無力,認知功能障礙等,如果未即時補充氯化鈣有可能會導致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嚴重時會奪人生命。該病患經每六小時針劑補充氯化鈣三天,再改口服鈣片四天就康復出院,不但恢復認知功能,更健步走出醫院。

 

對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為何容易罹患低血鈣症?陳燕蘭醫師指出,其罹病的機制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臟對活性維生素D的製造功能下降,進而併發續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而誘發低血鈣症,容易被患者疏忽或誤診,其惡化的機率很高,這位77歲婦女的症狀是一典型的個案。

 

因此,陳燕蘭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要追蹤治療,穩定期至少一個月一次的回診,以防止病情惡化而需終身洗腎,再者追蹤治療的過程中,如有其他的併發症也可即時治療。

相關推薦

▲疾管署除原有人力,並跨區動員12名孳清專家組成專案小組,持續加強三民區安吉里及鼎強里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三民區登革熱「熱區」擴大了!疾管署今(27)日晚間公布高雄市新確診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三民區鼎強里60多歲女性及安吉里50多歲女性,近期皆...

閱讀詳情 »

端午剛過,也代表夏季正式到來。高溫炎熱的氣候讓人不適,不過,吃對食物就有助消暑退火!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炎熱的天氣建議多補充水分,並可適量攝取一些蔬菜或水分多的水果,但要留意適可而止,若不節制恐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喔!  1. 瓜類:瓜類食材大多偏涼,像是苦瓜、西瓜、冬瓜...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一項新研究表明,正在經歷「凋亡」的細胞並不是毫無用處,它們可能是一種抗癌新方法的主角。研究發現,將垂死細胞注入小鼠腫瘤中,這會驅使小鼠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症細胞。 這種方法有點類似於往海水裡滴入血液,讓鯊魚為止「興奮」。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所得的這些研究結果為學界提供了一種...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考季來臨,準備期間,考生身心負荷的有形,無形壓力,會隨著考試時間逼近愈來愈大,為了紓解沉重壓力,不少家長會為孩子準備B群,叮囑每天一定要補充,才能睡得好,腦力夠,精神飽滿,有些家長卻覺得為什麼一定要補充B群?吃得營養,規律休息最重要,何必要額外補充? 是呀!為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