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慢性蕁麻疹難防 愛吃堅果也會發作

慢性蕁麻疹難防 愛吃堅果也會發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認為病從口入,只要不吃或少吃某些食物,就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對此,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吳政翰醫師表示,歐洲將飲食治療實際應用在慢性蕁麻疹,目前已收到不錯的成效,且這樣的治療的效果也由國外臨床研究證實,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慢性蕁麻疹,可從調整飲食獲得改善。

過敏找不到原因 恐是慢性蕁麻疹作祟

吳政翰醫師表示,超過6個星期的蕁麻疹即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患者會有全身性搔癢的風疹塊,特徵是不定時的頻繁發作,且通常找不到原因,因此臨床上又稱此症為「自發性蕁麻疹」或「不明原因蕁麻疹」。

此外,慢性蕁麻疹與急性蕁麻疹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並非對特定過敏原過敏,也無法藉由一般抽血篩檢找到過敏原,所以,常常被民眾誤解,因此他建議患者不需過度浪費時間、精力,去尋找並不存在的過敏原。

飲食因人而異 蕁麻疹患者應避免食用堅果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可能與慢性蕁麻疹有關,不只如此,近年來也發現天然食物中的海鮮、堅果、蔬果、豆類,甚至於烹調所需的調味料也可造成類似反應。

雖然症狀看似過敏,但是原理與真正的過敏反應不同,這些食物因此被稱為假性過敏原,特別是有些患者只有在蕁麻疹發作期間對這些食物會起反應,平時吃卻沒有任何問題,在這樣的案例中,飲食雖然不一定是引發蕁麻疹的元凶,卻可以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因此,他強調是飲食建議必須因人而異,特別是堅果及蔬食近年來被提倡作為健康飲食的指標,但對於慢性蕁麻疹的病人來說,反而可能必須忌口。

改善慢性蕁麻疹 可從飲食開始著手

在治療方面,吳政翰醫師表示,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許多蕁麻疹患者必須長期依靠藥物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甚至於需長期服用類固醇,雖然東西方飲食文化有所差異,但他建議民眾若想改善慢性蕁麻疹,可從飲食開始著手,降低好發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鮮紅色血便就是痔瘡?錯誤迷思竟讓病情拖到癌症末期!67歲的許先生血便1年,血色接近鮮紅色,因為沒有痛便也不在乎,原本以為是痔瘡,直到2個月前誤以為內痔掉出肛門,到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腫瘤,後竟確診是直腸癌末期!原來許先生認為血便若是鮮紅色就是痔瘡,才遲遲未就醫。彰化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歲半的陳姓女嬰上週末在家發燒,2天後嘴巴周圍、手腳都出現許多潰瘍與水泡,8歲的姊姊也在2天後出現同樣的狀況,檢查後確診姊妹皆罹患腸病毒手足口症。醫師提醒,開學後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學童常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年幼弟妹而不自覺,恐造成另一波感染高峰,為免群聚感染影響家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吃得健康食品安心嗎?健康食品屬於食品非治療,形態多樣包含膠囊、粉狀、錠狀等,為加強健康食品的管理與監督,衛福部施行健康食品查驗制度,產品若標示為「健康食品」應由業者提供相關報告查驗登記。 精緻糖攝取每日不能超過200大卡為配合國人營養政策,健康食品的配方設計必須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