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冬天路跑要注意 天冷肌肉緊繃恐易罹跑者膝

冬天路跑要注意 天冷肌肉緊繃恐易罹跑者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過2天就是元旦,有許多單位為了象徵一年的開始,邀請民眾共同響應慢跑或健走活動,讓新的一年活力滿滿,但冬季卻是跑者膝的好發季節,民眾常因沒有做好暖身運動與保暖,而導致肌肉發炎或受傷。

冬天血液循環差 容易使肌肉發炎

天氣寒冷是跑者運動傷害的好發時節,因為冬天人體肌肉、肌腱血液循環比較差,外加上天氣冷使血管更容易收縮,導致氧氣、營養供應不易,肌纖維、膠原纖維比較沒有彈性。

因此,在肌肉、肌腱比較脆弱的情況下,若沒有做好熱身與保暖,非常容易使肌肉發炎或受傷,對此,劉建廷醫師表示,路跑愛好者膝蓋受傷的原因多半和不恰當的訓練有關,例如:熱身不足、太急於增加路跑距離、路面坡度太陡等都有可能造成傷害。

跑者膝 為常見的路跑運動傷害

所謂的跑者膝,正式名稱是髂脛束症候群,是常見的路跑運動傷害之一,根據統計指出,跑者膝大約佔跑者下肢傷害的22%,髂脛束位於大腿外側,膝蓋彎曲時,髂脛束會滑過股骨外髁,當髂脛束肌肉過於緊繃,與股骨外髁過度摩擦,就會造成疼痛,讓患者沒有辦法繼續運動,嚴重的話甚至連走路上下樓梯都會有困難,所以,需要事先加以預防。

跑前進行伸展運動 有助於預防跑者膝

為避免民眾引起跑者膝,劉建廷醫師建議民眾,第一步要先熱身,可以快走、慢跑到微微出汗;第二步要伸展接肉與關節,建議採靜態伸展幾分鐘,每個動作大約維持15秒即可,常見的錯誤是伸展時間過久導致身體變冷,或還沒熱身就先伸展。

享受路跑後,也別忘了進行收操,並再次伸展肌肉與關節,收操僅要輕鬆走幾分鐘即可,目的是讓累積在下肢的血液回流到身體器官和腦部,並透過伸展,讓緊繃的肌肉放鬆,如果跑完後突然停下來,很容易因為下肢肌肉不收縮影響血液回流,造成頭暈甚至昏倒。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臺灣65歲以上長者中,跌倒是因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第2名。根據國內統計,長者跌倒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每年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5至40%。根據200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在臺灣社區長者跌倒發生率為10.7至20.5%。  怕跌倒而限制行動 反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年過80的張爺爺獨居,近來因黃斑部病變,兩眼視力只剩下0.1,生活無法自理,也剝奪閱讀報紙的權利。經詳細評估及訪談,協助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透過整合性窗口,讓張爺爺順利取得擴視機,重拾閱讀的樂趣,張爺爺使用擴視機的狀況將由個案管理師持續追蹤。 低視能影響生活品質 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準媽媽們是否定期接受產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懷孕期間至少接受8次產檢。定期產前檢查能讓媽咪和醫師了解媽咪及腹中寶寶健康狀況,及早發現異常、提供治療處置,而且是諮詢醫師的最佳時機。依國民健康署分析,20歲以下孕婦至少接受8次產檢的利用率占78.7%,是最低的族群。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63歲的張女士長期無法久站久坐,走路無法走遠,否則就會劇烈背痛、下肢酸麻。就醫確診為第4、5節腰椎滑脫合併神經壓迫,接受「皮質骨釘中線微創減壓融合手術」,手術傷口僅有大拇指寬,手術當日患者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2日便出院。 脊椎退化疾病普遍 常見腰背、下肢痠痛 安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