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婦人膝關節受損不治療 檢查後竟磨到沒軟骨

婦人膝關節受損不治療 檢查後竟磨到沒軟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長,關節也會跟著退化,且嚴重者甚至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日前,有一名73歲老婦人,因膝關節受損,就連拿著拐杖走平路,也會窒礙難行,長久下來腰部開始痠痛不適,也易因膝關節疼痛而跌倒,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她的關節已磨到軟骨都沒了,後來置換人工膝關節,目前已能自己走路,不需要拐杖,且就連上下樓梯也不成問題。

老年人怕痛 多數患者不願接受治療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黃鐙樂醫師表示,從門診上觀察,發現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在58~85歲間,且年過8旬的高齡長者,雖多見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但因怕痛、怕後遺症或恢復速度慢長,多半打退堂鼓。

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在手術後必須拿柺杖3月,積極復健3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有可能恢復正常,但黃鐙樂醫師建議患者,可用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復健少。

及早發現、治療 可避免更換人工關節

「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只能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

黃鐙樂醫師表示,大多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都已第4或5期,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其他方式,延緩退化速度,甚至可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所以,建議民眾只要發現關節不適,就要盡速就醫檢查、治療。

加強腿部靈活度 有助於延緩老化

手術開刀雖有後遺症,但據台灣統計,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的血栓者更少,手術所需的半身麻醉可能帶來風險,但經詳細評估後,高齡老人家也可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因此,民眾無須過度擔憂,以至於延誤治療,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

此外,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因平時活動力減少,更要加強肌肉運動,所以,建議患者每天可花半小時游泳,或1天3次、1次15分鐘的抬腿運動,這些「無負重運動」可加強腿部肌肉骨骼靈活度,避免因不動而快速退化。

最後,黃鐙樂醫師提醒民眾,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會將其症狀和骨質疏鬆症劃上等號,於診間詢問是否吃鈣片補鈣就有效,但其實這2種病症的成因與後續治療方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千萬勿再搞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若過量當心糖尿病上身!就有一名44歲的謝姓女子,每天都要吃七份水果,加上愛喝含糖飲料,造成她腹痛、嘔吐掛急診,就診時血糖是正常值的6至7倍,且三個月來體重驟降10公斤,由於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並未想到血糖問題,以為只是累了,一直到了掛急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近來台灣各地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的一家接著一家開業,「社區型健身房」更是隨著社區而建,吸引許多主婦或是退休人士平日沒事就會前往一試,不過亞東醫院骨科醫師暨運動醫學科主任張君健醫師提醒,跑步前最好先做好暖身運動,平時也要訓練大腿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的肌肉,才能避免膝關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酒逢知己千杯少!最近好流行「千杯、千杯再千杯」,三五好友共聚一堂,喝杯酒在所難免,但是可別喝過頭,有可能產生宿醉;營養師提醒,如果出現宿醉,可以「多喝水」幫助排泄,也可以攝取富含「維他命B群」以及「維他命C」的食物,有利解酒。 酒精代謝乙醛堆積會傷肝臟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若過量當心糖尿病上身!就有一名44歲的謝姓女子,每天都要吃七份水果,加上愛喝含糖飲料,造成她腹痛、嘔吐掛急診,就診時血糖是正常值的6至7倍,且三個月來體重驟降10公斤,由於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並未想到血糖問題,以為只是累了,一直到了掛急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