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憂鬱不愛動 易成軟腳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憂鬱不愛動 易成軟腳蝦

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4年底,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已達39萬9,182人(佔14.8%),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以上),隨年紀老化容易有肌少症發生,其主要的症狀包括活力變差、感覺沒有力氣、走路速度變慢,容易發生跌倒意外,甚至可能伴隨其他疾病。

憂鬱、獨居、營養不良 都可能引發

肌少症與其造成的不良健康影響會隨著此老化的現象與速度而更加顯著,而肌少症並非單一因素所引發,除了年紀大肌肉量減低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癌症等多重疾病,憂鬱、老人獨居、營養不良、長期臥床等都有可能引發。

過馬路無力軟腳、瓶蓋轉不開

肌少症即是肌肉流失,生活型態偏向不愛動的老人,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偏低、較瘦,肌肉流失較快,也比較容易有肌少症,若不積極運動,隨著年紀漸長,肌肉的流失量會增加,在生活上也會造成許多不便,如過馬路無力軟腳、瓶蓋轉不開等等。

少動、營養不良、高血壓

除了老化之外,荷爾蒙的改變,以及少動、營養不良、高血壓等,都因肌肉沒有在一定的頻率下受到適當的阻力,肌肉量逐漸流失,容易造成肌少症的發生,舉例來說,長期健身的人,在幾天不去運動之後,肌肉線條也會越來越不明顯,習慣受到阻力的肌肉,會有一定的強度,若沒有維持,肌肉組織就會變得鬆散。

70歲開始 10年減15%肌力

30歲到70歲的成年人,每10年約會減少8%的肌肉量及肌力,70歲開始每10年則會減少15%的肌肉量及肌力,然而除了老年人之外,年輕人也該注意肌少症的發生,尤其是肥胖者,只長脂肪不長肌肉的肌少肥胖症者,在減肥的過程當中,如果用錯方法,可能會導致肌肉量流失而成為肌少症高危險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包粽子過端午的日子將來臨,然而家中長輩牙口不好、又怕粽子過於油膩或調味重,傷害身體,該怎麼讓他們也能一同歡度端午佳節、享受美味的粽子呢? 糯米改用紅藜麥 有助消化 衛福部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教學「五彩活力粽」,以白米及紅藜麥約1比1的比例,取代不好消化的傳統全糯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68歲女性病患,日前因右手大拇指不適疼痛而到國術館按摩治療,返家後卻發現右手無力。子女擔心中風,送急診,經檢查評估,病人臨床表現為手腕下垂,肌肉無力的區域僅限腕伸肌,其他肌群肌力皆正常,確診為「垂腕症」,而非家屬擔心的腦中風。 將手枕在頭後方熟睡 壓迫橈神經 ...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雖然現在不是過年期間,但想必還是有許多認分的媽媽們會定期做「大掃除」的工作吧?不過,說到整個家庭的整潔衛生,你認為是哪一個部分最難清潔呢?是廚房油垢?還是浴室呢? 這次每日特派員親自前往知名家具賣場來做實測,且特別邀請一位衛浴高手要來向大家介紹「衛浴清潔」這回事,就讓我們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牙齒敏感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腔問題。敏感性牙齒是因為琺瑯質(牙釉質)喪失、象牙質(牙本質)外露導致。象牙質內有許多牙本質小管,受到外來刺激,尤其是冷熱變化,就會產生酸痛與不適。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有齒頸部磨耗,其他如牙齦萎縮引起的牙根曝露、愛嚼硬物、愛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