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憋尿真要命 嚴重引發敗血症 《健康2.0》提醒您多喝水多上廁所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到連假遇到大塞車,這時突然想上廁所,但苦無地方解決,只好憋尿,而這一憋,就憋出了大問題!因為憋尿會引發敗血症、腎發炎、甚至膀胱癌,如果頻尿、尿失禁,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想笑不敢笑、想咳不敢咳,必須倚賴尿管過日子。《健康2.0》邀請醫生專家告訴您,憋尿為什麼很危險!

      有位媒體主管,下班後好友聚餐,回家的路上塞車,一路憋尿,高架道路上又沒地方解決,憋到家才解放,沒想到當晚開始發燒、兩隻腿酸痛得不得了,緊急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是尿道感染,白血球飆到兩萬,醫生擔心會併發敗血症,要求立刻住院,培養細菌,打抗生素、打點滴。這位主管發燒三天才退,住院一周,白血球才恢復正常。

      什麼是憋尿?彰基泌尿外科醫師張進寶表示,膀胱是由肌肉組成,除了內層的黏膜和外層的漿膜,膀胱壁的中層有大量的平滑肌纖維整齊排列,形成逼尿肌,這些肌肉幫助身體把尿液逼出來。當我們努力的憋尿時,逼尿肌就會變得鬆弛,括約肌則收緊,防止尿液流出。

憋尿真要命 嚴重引發敗血症 《健康2.0》提醒您多喝水多上廁所

      張進寶醫師指出,人體膀胱容積大約在500至600cc左右(大概一瓶飲料的容量),約200cc就有尿意,曾有病人小便解不出來,導出超過1000cc的小便,雖然膀胱可以裝這麼多水,但不要常憋尿,減少尿液停留在膀胱的時間,並藉著排尿沖出泌尿道細菌,降低感染機會。常憋尿,會使尿液停留在膀胱,成為病菌生長溫床,一旦憋過頭膀胱無力、頻尿、尿失禁都會上身。

憋尿真要命 嚴重引發敗血症 《健康2.0》提醒您多喝水多上廁所

      營養師黃淑惠指出,高血壓患者憋尿很危險,高血壓患者通常就是靠利尿劑來下血壓,如果常常憋尿不利血壓調節。更進一步地說,高血壓患者憋尿時,情緒比較處於緊張,這個時候交感神經比較興奮,所以長期的交感神經興奮,就會導致血壓更容易上升。

      中醫師鄒瑋倫說,平常診間尿道炎的患者非常多,而且年紀很輕,多是24至27歲左右女生,前陣子女生流行穿緊身內搭褲,悶住又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也不覺得口渴,一忙碌起來,常常忘記喝水。女生忍力又很強,曾經有位20多歲女生來看病,給我看了她早上的尿裡竟然有血塊,血塊應該來自尿道,才知道她長期憋尿,且容易腰痛,後來我建議她去婦產科看病,才解決問題。

尿道發炎兩大主因:憋尿 水喝太少

      張進寶醫師表示,憋尿、水喝太少,是尿道發炎兩大主因;「憋尿」就是小便積在膀胱,裡頭一攤死水容易滋生細菌造成感染。另一個是「水份攝取不足」,因為正常的腎臟製造小便,必須要喝水讓下水道順暢,否則容易孳生細菌。大約80至90%的泌尿道感染是來自於直腸的「大腸桿菌」造成,導致細菌逆行往上到膀胱、輸尿管、腎臟,產生泌尿道感染。

      張進寶醫師指出,泌尿道發炎,通常會出現尿急、頻尿、小便痠痛、下腹脹痛、後腰痠、血尿或甚至發燒的症狀,雖然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出現,但只要有二至三種症狀同時出現,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泌尿道發炎,尤其發燒時更要留意,嚴重時可能演變成腎臟發炎,若是長久不予理會,或是吃藥不完全而反覆發炎,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腎功能損傷。

憋尿真要命 嚴重引發敗血症 《健康2.0》提醒您多喝水多上廁所

  醫師專家建議,平常千萬不要憋尿,例如當你在追劇時,以及要攝取足夠的水份,依據個人工作性質、場所,每天排汗量等水份消耗量而調整喝水量,每天約要喝1,500至2,000cc左右的水,或者以達到每天小便量1,500cc為參考。節目中還將告訴您吃什麼食物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以及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保健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台中市今日新增1例COVID-19確診,台中市長盧秀燕說明,新增確診案15659為24歲醫護人員,曾和新北市確診個案接觸後確診。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案15659在林新醫院急診室工作,曾接種1劑AZ疫苗,Ct值29,目前已匡列接觸者10人;曾梓展表示,林新醫院急診室工作人員全屬採檢陰性,另將安排全院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李文成 程子奕/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4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4例本土病例(其中1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9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為因應將來降級解封及協助精準疫調,指揮中心已建置完成「疫調輔助平臺」,預計於今年7月26日上線,提供熱區地圖、疫調軌跡、簡訊實聯制疫調查詢等功能之整合平臺,嚴格限制提供各地方政府有權進行疫調之人員登入使用,以協助地方政府疫調人員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