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吃的巧 媽媽胎兒都健康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懷孕要怎麼吃,才能補足媽媽孕氣也能照顧到胎兒健康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孕婦可依照不同孕期,攝取不同的營養,包括懷孕初期、懷孕中期、懷孕中後期以及後期。

通常懷孕1至3個月時,屬於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關鍵時期;鄭欣宜說,因此這時就可多攝取像是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全穀類等富含葉酸的食物,而進入懷孕中期,胎兒器官、體重已持續成長,就可多攝取蛋白質等營養,像是魚肉、里肌肉、蛋類等。

營養師鄭欣宜進一步說明,懷孕中後期因孕婦較容易抽筋,就可多攝取低脂奶類、乳製品、小魚乾等,直到進入7個月至生產的後期,因胎動較頻繁,除了保持飲食清淡、多攝取蔬果,可多選擇紅肉類、深綠蔬菜、紅豆等鐵質食物,幫助補充分娩流失的鐵質。

胎兒的營養取決於媽媽所攝取食物,因此媽媽更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鄭欣宜提醒,懷孕期間,應規律的增加體重,建議增加體重為10至15公斤較佳,避免食用高熱量等刺激性食物,才能保護媽媽的健康,也能讓胎兒順利發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洗腎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率高達五成,是一般人的20至30倍,且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鬱血性心衰竭的盛行率也較高;腎臟科醫師提醒,尤其若慢性腎臟病患排除磷的功能較差,當過多的磷刺激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就會促使心血管壁增厚、鈣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馬偕醫院副院長葉宏一率團訪問蒙古,與蒙古國立第二中央醫院,以及蒙古國立醫學科學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啟動台、蒙二家優質醫學院的校際合作關係。簽署合作備忘錄 醫療傳道到蒙古葉宏一副院長表示,此次是馬偕首次與蒙古醫療院所締結合作備忘錄,不僅代表馬偕「醫療傳道」志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11/20為國際兒童人權日!根據家扶基金會所公佈的「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發現,僅兩成半的兒少認同國家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其餘七成半則表示不認同或不知道,顯示出對未來感到沒信心與茫然。該基金會呼籲,社會應注重兒少公民參與需求,並為兒少建立良好的公民教育。增發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癌症不斷來敲門時,心中必定是充滿驚恐與不安!一名家住新竹的八十歲老婦人,在二十年前先是罹患乳癌,治療完成後,又於四年前體檢時發現肺腺癌,讓她甚是沮喪;所幸在親友的關心以及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即使在化療期間,也有很好的生活品質,讓她找回自己的生活,成功抗癌 。乳癌二期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