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懼高症易有眩暈感? 專家表示問題出在人體平衡系統

懼高症易有眩暈感? 專家表示問題出在人體平衡系統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各國為力拚觀光噱頭,紛紛在懸崖處搭建空中走廊,或是搶建超高摩天大樓及高塔,開闢高空觀景台,吸引民眾挑戰對高度的恐懼。但也傳出不少民眾因懼高症發作,當場眩暈,雙腿發軟,樂極生悲。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懼高症狀,其中10%屬臨床性懼高。懼高症最主要感受的症狀之一是眩暈感,這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身處高處往下看會產生恐懼而景象一片模糊,使人視覺信息大減,因而失去平衡,產生眩暈感。

 

由於人舉手投足動作幅度的大小,是靠大腦依據眼睛視野中物體的相對活動作調整。當從高處往下望,地面物體變遠變小,大腦就失去作為平衡信息回饋的根據。再加上眼睛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進行水平運動參照,好像飄浮在空中,於是人體平衡系統崩潰,出現暈車暈船的眩暈感。

 

懼高症引起的眩暈是眩暈中的特例,一般患者的眩暈多是生活壓力、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等因素長期累積造成。通常眩暈輕微時,容易被當成一般頭暈,不以為意,往往拖到症狀惡化,天旋地轉的眩暈讓生活及工作停擺才就醫,這時要是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不僅得要花上更多時間治療,而且發作頻率會增高,讓患者處於隨時復發的恐懼之中。

 

李宏信醫師指出,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所造成,其原因在於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而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過大,血管過度的收縮,以致血流不暢,造成內耳組織缺血壞死,導致內耳神經萎縮,除眩暈外,也容易連帶引發耳鳴、重聽等併發症。

 

在眩暈症的治療方面,李宏信醫師說明,初期多使用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以降低內耳壓力。當眩暈症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緊急掛急診,來暫時解除急性症狀。待病情穩定後,治療上會以增加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一般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能得到改善,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眩暈患者除了耐心用藥控制之外,建議積極攝取維生素B群補充能量,促進神經細胞修復。維生素B1是參與代謝的醣類,是大腦所需養分的來源,而大腦正是與疼痛和自律神經系統息息相關的器官。若暈眩症狀來自生活壓力,建議多補充維生素C,柑橘、草莓、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有效舒解壓力性的暈眩。要注意的是維生素C遇熱很容易被破壞,建議以生食較佳。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沙門氏菌常在雞鴨體內生存,雞蛋外殼也常見其蹤跡,日前就有一名婦人遭到沙門氏菌感染,導致膿胸,經由送醫診治,還意外發現她的胸腔與腹腔有淋巴瘤;所幸經由對症治療,這名婦人病情獲得改善後已出院,目前只需接受門診追蹤即可。收治該名婦人的署立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表示,這名婦人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3個月前生下小龍寶寶的郭太太,在產後一、兩個月開始異常掉髮,坐月子時餐餐豐盛的她,同時為走樣的身材深受困擾,更曾發生乳腺炎發燒到39度高燒不退等情形。婦產科醫師指出,門診中常見哺乳媽媽的產後問題,尤其是產後肥胖,許多是因為用錯方式解決,反倒造成營養素不夠,引致其他生理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毒澱粉案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為解決廠商惡意添加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衛生署宣布,所有違規產品均下架、回收、銷毀,且自即日起,業者須在店內張貼安全證明供消費者檢視。毒澱粉案件還再繼續延燒,不但國內業者受影響,甚至國外也傳出受到波及!衛生署長邱文達昨日特別邀請食品管理、科技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胖子都是吃出來的!以致許多想要減重者,會採取節食政策,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或是一窩蜂的跟著流行吃,但卻往往減重不成功,卻反而把身體給搞壞了;台北京典麗緻診所盧佳享醫師表示,不少人都有肥胖問題,尤其以頑固型肥胖更是常見,這類頑固型肥胖通常食慾旺盛,節食減重初期雖然會很快瘦下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