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確診了怎辦?接觸者又該做啥? 指揮中心公布必做3件事

我確診了怎辦?接觸者又該做啥? 指揮中心公布必做3件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下一步能不能順利全面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點名民眾的自主應變措施是關鍵之一,指揮中心今(17)日便公布確診者與密切接觸者應配合的自主應變措施,要求確診民眾在等待疫調之前先做到3件事。

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表示,這項COVID-19確診個案與接觸者自主應變機制,要請檢驗陽性個案與其密切接觸者配合,事先了解相關防疫規定,才好協助衛生單位快速評估與匡列密切接觸者,及時追蹤,降低社區疾病傳播風險。

陳婉青說,一旦被檢驗為陽性確診個案,可在等待衛生單位聯繫,並進行疫調的時間,配合進行以下3件事情:

1. 自主回想並列出發病日(最早出現症狀日,如無症狀,則為最早檢驗陽性日)。記錄發病日的前四天至被隔離前這段期間,曾經在任一方未佩戴口罩情況下,接觸的人、時間及地點。

2. 例如:共同居住、用餐、聚會或參加活動、工作或就學場所、曾去過之醫療照護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可能接觸達15分鐘的對象。

3. 主動聯繫及提供衛生單位相關聯絡資訊,以保護接觸者的健康並及時防堵疫情傳播。

陳婉青提醒,如果被通知是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在獲得衛生單位進一步指示之前,則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期間,須配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並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或共同用餐;並自我觀察是否出現相關症狀,一旦有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腹瀉、倦怠、嗅味覺異常或呼吸喘等疑似症狀,可以家用快篩進行檢測,並聯繫各地方衛生局或撥打1922、1999。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漲部分負擔看病「多掏3千元」? 陳時中:除非你常照電腦斷層

暑假讓口罩退場? 陳時中鬆口「考慮特定區域漸漸不用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講到離子,你是否已發覺,即便脫離了學校,似乎對這個詞還是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在電視廣告、電器商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看見離子的存在,彷彿不管什麼商品,只要加入「離子」兩個字,價格就會水漲船高。  這就好比街頭賣滷肉飯,一碗30元,但如果給它...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添本土登革熱病例,同樣又是新北市、桃園市兩地跑的個案!疾管署今(14)日公布該名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的70多歲男性確診,近期無出國史,發病前活動地以住家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一處菜園為主,也曾於8月29日至石門水庫溪洲山登...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下打破國境封鎖,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一名9個月大女嬰,因罹患膽道閉鎖導致肝衰竭,生命垂危急需換肝,家人主動求助台北榮總,在人道救援之下,由衛福部、台灣駐越南辦事處等單位協助,今年7月順利來台接受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搶救回生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51歲的江先生有糖尿病史,兩年前發現看數字時會出現重疊影像,以為只是疾病引起的視力衰退。近來工作時竟從左眼不斷看到白影,還以為看到阿飄而驚嚇不已,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巨大腫瘤,經腦神經外科醫師開刀後,順利擺脫「鬼影」糾纏。  不僅視力衰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