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真的要吃到這顆NFT了!」We Are What We Eat 四月RAW 精彩開吃

「We Are What We Eat: Seed」NFT 將於2022/04/01,在台北最具指標性的餐廳『RAW』實現體驗。以全球是第一顆「可以吃的NFT」問世,由國際名廚江振誠、VR金獎導演黃心健、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三強聯手,透過NFT線上策展平台EchoX科技助攻。將VR、表演藝術、頂級美食完美融合成一座「策展型行動藝術精品」,而期待近距離體驗這份經典名作的藏家,僅需要持有這顆NFT,就可在2022年四月一日起透過FineDayClub專屬訂位通道,在RAW實現「觀展」並「享用獨家料理」的尊榮體驗。此次體驗也是藏家們開啟後續賦能的「鑰匙」,在完成訂位與現場體驗解鎖後,才可獲得後續更新賦能好康,如不定時空投新賦能等驚喜,更可在2022年Q2參與江振誠主廚為此NFT持有人特別開立的「Discord專屬線上對談活動」。

「真的要吃到這顆NFT了!」We Are What We Eat 四月RAW 精彩開吃
We Are What We Eat: Seed NFT 的專屬料理「Pomme et Terre」。

「We Are What We Eat: Seed」512顆的圖像,每張皆為生成式藝術隨機產出,視覺背後的核心理念都獨一無二。這顆NFT跨足VR、表演藝術、美食、區塊鏈四大象限的結合,堪稱為「史上最難策展的We Are What We Eat: Seed」更是科技史上一大重要里程碑。從影片概念規劃、肢體藝術創作、軟硬體設備整合校正、江振誠主廚為其創作專屬料理、直到RAW內外場教育訓練、NFT賦能權利的驗證機制等,都是極需要縝密整合與串連的難題。知名區塊鏈專家葛如鈞博士也表示,此顆NFT的意涵和藝術收藏價值,加上未來也將投入更多元的賦能機制,是非常值得藏家長久收藏的一個作品。

四月一日開吃的「Completely RAW」食藝之旅,指名由專注頂級生活體驗的FineDayClub協助進行訂位服務。親臨RAW現場的藏家,將可透過VR、料理來體會此NFT的全貌,藏家可身歷其境地感受三位大師的藝術創作。透過VR的呈現,將虛入實幻化成眼前的盤子上,一道由江振誠主廚獨家為此NFT創作的料理「Pomme et Terre」,透過與眾不同的餐桌VR,享受全球最頂尖的食藝之旅。此次NFT進到實體場域的實現,也是台灣第一個NFT完成OMO的歷史紀錄。預計此波風潮,也將再為「We Are What We Eat: Seed」在二級市場帶起一波收藏熱潮。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鴻騰驚傳有一名研發工程師唾液快篩陽性,通報指揮中心之後卻因為快篩、PCR結果又陽又陰不一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定調「暫不研判」為確診個案,需多採一次確認,但扯出案外案,食藥署表示,該快篩試劑還沒申請專案製造,已經請新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有網紅帶起一股打完疫苗後檢驗抗體的風潮,引發爭議,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決定不阻擋民眾自費檢驗抗體了!指揮中心下午亦同步公布指引,只要醫療院所向地方衛生局申請獲核准,認定自費收費標準跟檢驗能力都合適的話,就可以幫民眾進行抗體檢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本土疫情越來越低,外界盛傳全台有機會在10月1日拚降回一級警戒,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3)日鬆口,只要沒有不明原因的感染源個案維持越久,降級機會越高,且目前指揮中心已經收到八大行業、大型郵輪復航等的防疫計畫申請,只要確認能夠落實密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本土跟死亡都「+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下午公布國內雖然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但均為境外移入;且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9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