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戴口罩惹的禍?幼童學語哥哥變顆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戴口罩惹的禍?幼童學語哥哥變顆顆

難道是戴口罩惹的禍?一名4歲男童上幼稚園後,被老師發現講話口齒不清,醫師透過發音評估及語言發展篩檢測試,發現男童罹患構音異常症,後續安排接受語言復健治療,已有很大的進步,醫師指出,是否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家長、老師、小孩都戴著口罩,讓小孩看不到大人的嘴形和聽不清楚發音而造成,值得觀察及注意。 

構音異常症 需接受語言復健治療
男童媽媽表示,今年初起的幾個月期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下班回家後常常戴著口罩與孩子相處和互動,因為深怕把病毒帶回家傳給孩子,後來經幼稚園老師提醒,才發覺自己的小孩好像說話的發音有點問題而趕緊求醫。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趙明哲表示,經檢測男孩的智能、聽覺和構音器官都沒有問題,再進一步深入評估其發音功能,察覺他的發聲不準,ㄊ、ㄉ分不清楚,將湯講成當;ㄍ和ㄎ不分,將哥哥說成顆顆。也有規律性的遺漏,如將通講成翁,漏掉音節中ㄊ的發音,因此診斷為構音異常症,安排接受專業的早期語言復健治療。

小孩在學習語言期間,是透過觀察大人的嘴形、臉部表情和清晰發音的聽取,父母或老師若長期戴著口罩和小孩互動,多少會影響小孩學習語言的進展,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科學統計分析與論文發表,但是在以往幾乎不可能所有成人長時間都穿戴口罩與稚齡小孩互動,只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才出現這樣特殊的口罩文化,值得家長和幼稚園老師注意。

家長適時脫下口罩 與稚齡孩子對話
男童接受語言復健治療,由語言治療師帶領透過圖卡、故事書、口腔運動遊戲,進行嘴唇、舌頭、臉頰肌肉的訓練正確發音,每周一次約30分鐘,小孩家長在私人場合與空曠戶外也脫下口罩與小孩互動,三個月來已有很大的進步,講話音準也越來越清晰。

醫師提醒,在新冠肺炎未絕跡之前,外出戴口罩將是民眾生活的日常,目前台灣疫情受到控制,家中若有正在學語的稚齡小孩,在透明口罩尚未量產前,成人可以適時脫下口罩與小孩對話和互動,以免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男性高潮射精是很自然的生理反應,但健康的精液應該是什麼顏色?什麼顏色可能為疾病警訊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正常的精液應該呈現乳白色,若禁慾較久則可能呈現淡黃色,但若精液顏色偏黃或帶有血色恐為異常徵兆,建議及早就診為佳!  完事高潮射精了,你曾仔細觀察過自己或伴侶的精液是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秋冬警報未解,且隨著氣溫下滑,又即將進入冬季流感好發期,但你做好準備了嗎?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就引用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提醒,營養可能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一大關鍵,因為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維生素D缺乏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增加了77%,有極高的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一天爆增8日,寫下7個月來的單日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一口氣新增8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菲律賓(5例)、印尼(2例)及波蘭(1例)入境,不只有外籍船員、外籍移工,還有到菲律賓探親、波蘭留學、印尼工作的台灣人。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未來能不能自費打得到?答案是肯定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3)日首度正面回應媒體,強調一旦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後,國內除了提供風險族群接種的公費疫苗之外,也會評估是否開放給有需求民眾來接種,「自費是有可能的」。 台灣東洋代理德國BNT疫苗與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