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流感藥物治療選擇

流感藥物治療選擇

流感被稱為「感冒之王」,由於流感症狀比感冒來得還嚴重,除了出現和感冒類似的流鼻水、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外,還會導致全身無力、身體痠痛,在恢復期上更是比感冒多了一倍的時間,需花費一至兩周才會有較明顯的改善,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如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嚴重甚至會併發細菌感染引起敗血症休克而導致死亡。那麼目前有哪些流感治療方式呢?

 

流感藥物治療選擇

 

台灣目前有三種以神經胺酸酶抑制劑為主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分別為口服、吸入型、及靜脈注射藥物,口服及吸入型藥物皆為每日早晚連續服藥五天;靜脈注射藥物則透過單次注射十五分鐘即可完成療程。郭綜合醫院急診科鍾旻憲主治醫師表示,由於吸入型藥物在使用上較為不易,加上小朋友會受口服藥物容易想吐的副作用影響,導致藥物吃了又吐,因此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患者,在求診時主動表明希望選用靜脈注射藥物。

 

鍾旻憲醫師補充,施打一針,其藥效等同口服及吸入型藥物五天的服用量,不僅避免患者忘記吃藥,也能較快減緩不適症狀,縮短病程。國外目前更有全新的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可供使用,僅需口服一次即可完成療程,預計今年年底也會在台灣上市。

   

另外對於BMI大於30的流感併發重症之高危險群,鍾旻憲醫師分享一名體重破百的30歲男性患者,因出現高燒、喉嚨痛及全身痠痛等症狀而前往就診,經檢驗後證實罹患A型流感,患者擔心身體不適而耽誤工作,希望能選擇療程較短的治療方式,因此鍾旻憲醫師建議患者使用單次靜脈注射的藥物治療。在施打藥物後,患者已退燒,身體的不適症狀也獲得明顯緩解,即可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最後鍾旻憲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呼吸困難、血痰、意識模糊等症狀時,很可能為流感重症的危險徵兆,應盡速前往就診尋求治療,降低病毒傳播,也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醫師也呼籲,民眾出現類流感症狀時,可先至基層醫療診所就診,診所能夠給予流感輕症患者最即時的醫療處置;若經評估為流感重症患者,診所也會適時協助轉至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藉此落實分級醫療,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流感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耳鼻喉科、內科、感染科、胸腔科、急診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郭綜合醫院急診科 鍾旻憲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流感藥物治療選擇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6月7日即將生活全面大解封,解封後如何兼顧個資保護與疫調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實聯制措施指引」,強調為了確保個資保護,各場域所蒐集的民眾個人資料,不但要指定專人管理,且最多存放28天之後就必須刪除或銷毀。...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強行推動「港版國安法」,侵蝕港人自由,繼總統蔡英文宣布「人道救援香港」後,陸委會今(28)天進一步拋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一旦開放港人來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反對人道救援,但入台後仍得按照現行檢疫規定來進行。 陸委...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28)日又見零確診(持續第7天),且為連續第46天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再進一步鬆綁醫院探病規定,即日起只要是住院7天以上的病人,每日開放一個時段、每床可2名訪客探視。 台灣疫情越來越穩定,陳時中強調,探...

閱讀詳情 »

▲先治療牙周病,再用陶瓷貼片美化前牙,醫病合作,笑容更自信。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植牙失敗,除了牙周病作怪之外,癮君子可能得先怪自己為什麼不戒菸!國內牙醫師發現,造成植牙失敗的重要因素除了口腔衛生不佳以外,抽菸也是左右植牙成功率的一大關鍵。只有儘早戒菸、提早治療牙周病,才能有效降低植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